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沉积物重金属粒度效应研究概述 | 第9-15页 |
1 粒度分离及粒度效应研究方法 | 第9页 |
2 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及其粒度效应 | 第9-11页 |
2.1 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及其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2 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的粒度效应 | 第10-11页 |
3 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的粒度效应 | 第11页 |
4 选题依据、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1-15页 |
4.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12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4.2.1 样品采集 | 第12-13页 |
4.2.2 样品制备 | 第13页 |
4.2.3 分析及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4.2.4 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的分布特征 | 第15-24页 |
1 干流沉积剖面中重金属形态含量的分布特征 | 第15-18页 |
2 支流沉积剖面中重金属形态含量的分布特征 | 第18-20页 |
3 粒度对沉积剖面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20-24页 |
第三章 重金属在黄河包头段中的粒度效应研究 | 第24-29页 |
1 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的粒度效应 | 第24-25页 |
2.粒度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9页 |
2.1 粒径对粒度效应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 碳酸盐、有机质与铁锰氧化物对粒度效应的影响 | 第26-29页 |
第四章 黄河表层沉积物对Cd~(2+)吸附的粒度效应 | 第29-37页 |
1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1.1 实验样品 | 第29页 |
1.2 实验方法及条件 | 第29-30页 |
1.2.1 Cd~(2+)吸附试验 | 第29页 |
1.2.2 Cd~(2+)的释放试验 | 第29-30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2.1 表层沉积物对Cd~(2+)吸附的粒度效应 | 第30-31页 |
2.2 不同粒级颗粒物对Cd~(2+)的等温吸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第31-35页 |
2.2.1 不同粒级颗粒物对Cd~(2+)的吸附等温线 | 第31-32页 |
2.2.2 pH值对不同粒级沉积物吸附Cd~(2+)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3 离子强度和温度对不同粒级颗粒物吸附Cd~(2+)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 不同粒级黄河表层沉积物对Cd~(2+)的吸附贡献率 | 第35页 |
2.4 不同粒级表层沉积物释放Cd~(2+)的实验研究 | 第35-37页 |
主要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附表1 粒级划分标准 | 第41页 |
附表2 等比制(φ值标准)粒级分类表 | 第41-42页 |
沉降法原理 司笃克斯定律(G. G. Stokes. 1845)及推倒 | 第42页 |
附表3 不同水温时的粘滞系数 | 第42-43页 |
附表4 沉析(吸管)法采样深度和沉降时间表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