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35/304不锈钢复合板热轧有限元模拟研究
| 1 综述 | 第1-1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不锈钢复合板 | 第9-12页 |
| ·不锈钢复合板的现状 | 第9页 |
| ·不锈钢复合板的种类和生产方法 | 第9-12页 |
| ·双金属复合板复合机理的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 ·不锈钢复合板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实验研究 | 第14页 |
| ·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 ·选题依据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2 弹塑性有限元基本原理和MARC软件 | 第18-34页 |
| ·弹塑性材料的基本方程 | 第18-19页 |
| ·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19-20页 |
| ·弹塑性有限元变分原理 | 第20页 |
| ·弹塑性有限元基本方程 | 第20-24页 |
| ·形函数矩阵 | 第20-21页 |
| ·几何矩阵 | 第21页 |
| ·弹塑性矩阵 | 第21-23页 |
| ·单元刚度矩阵 | 第23页 |
| ·整体刚度矩阵 | 第23页 |
| ·节点载荷矩阵 | 第23-24页 |
| ·热轧复合过程中的热力耦合问题 | 第24-30页 |
| ·热力耦合的有限元法 | 第24-29页 |
| ·热力耦合的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 ·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MARC简介 | 第30-31页 |
| ·金属成型过程中接触问题的处理 | 第31-33页 |
| ·接触问题的描述方法 | 第31-32页 |
| ·刚体与变形体接触约束 | 第32页 |
| ·摩擦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有限元模拟条件的确定 | 第34-45页 |
|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工艺概述 | 第34-36页 |
| ·基板和复板的准备及组坯 | 第34页 |
| ·加热制度的确定 | 第34-35页 |
| ·轧制 | 第35-36页 |
|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模拟模拟条件的确定 | 第36-39页 |
|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的特点 | 第36页 |
| ·轧件咬入条件的建立 | 第36-37页 |
| ·轧制模型的简化 | 第37-3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单元划分 | 第38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8-39页 |
| ·轧件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39-42页 |
| ·材料流动应力模型 | 第39-41页 |
| ·其它热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41-42页 |
| ·几个技术问题的处理 | 第42-43页 |
| ·接触换热系数 | 第42-43页 |
| ·接触摩擦 | 第43页 |
| ·网格重划分技术 | 第43页 |
| ·界面情况假定 | 第43-44页 |
| ·载荷工况的建立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5-72页 |
|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53页 |
| ·各道次温度场分布分析 | 第45-47页 |
| ·各种因素对轧件温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 ·往复轧制中界面温度的变化趋势 | 第49-52页 |
| ·耦合模型中温度场误差来源分析 | 第52-53页 |
| ·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 ·应变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 ·界面结合条件的判断 | 第58-64页 |
| ·界面结合条件的确立 | 第58-59页 |
| ·界面应力条件的确立 | 第59-60页 |
| ·界面应变条件的确立 | 第60-64页 |
| ·轧制力的计算 | 第64-69页 |
| ·模拟轧制中轧制力计算 | 第65页 |
| ·利用理论公式进行轧制力的计算 | 第65-69页 |
| ·残余应力分析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5 结论 | 第72-74页 |
| 6 发展及展望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82-83页 |
| 本文主要符号说明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