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综述一 西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1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第10页 |
2 腰椎间盘的解剖 | 第10页 |
3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0-12页 |
·病因 | 第10-11页 |
·发病机制 | 第11-12页 |
4 诊断 | 第12-15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常规体检 | 第13页 |
·定位诊断 | 第13-15页 |
5 预防措施与治疗 | 第15-17页 |
·预防措施 | 第15页 |
·非手术治疗 | 第15-16页 |
·手术治疗 | 第16-17页 |
综述二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和研究 | 第17-27页 |
1 概述 | 第17页 |
2 病因病机 | 第17-18页 |
·六淫外邪 | 第17页 |
·肾虚及劳损 | 第17-18页 |
·气滞血瘀 | 第18页 |
·跌仆闪挫 | 第18页 |
·七情郁结 | 第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3 辩证分型 | 第18-19页 |
4 中医治疗 | 第19-25页 |
·中药治疗 | 第19-20页 |
·单纯针刺 | 第20-21页 |
·针刺加电针治疗 | 第21-22页 |
·针灸并用 | 第22-23页 |
·单纯灸 | 第23页 |
·推拿按摩 | 第23页 |
·综合疗法 | 第23-25页 |
5 小结与展望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王寅教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总结 | 第27-49页 |
前言 | 第27-28页 |
临床资料 | 第28-29页 |
1 病例来源 | 第28页 |
2 采集方法 | 第28页 |
3 治疗方法 | 第28-29页 |
诊疗标准 | 第29-31页 |
1 诊断标准 | 第29页 |
2 纳入标准 | 第29页 |
3 排除标准 | 第29页 |
4 疗效评价 | 第29-31页 |
统计及分析 | 第31-37页 |
1 统计学方法 | 第31页 |
2 研究结果 | 第31-35页 |
·根据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PS)评分比较 | 第31页 |
·根据生活质量表(改良Roland)评分比较 | 第31-32页 |
·根据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JOA)评分比较 | 第32-34页 |
·治疗过程中各评分均值变化情况 | 第34-35页 |
·远期疗效 | 第35页 |
3 安全性评价 | 第35页 |
4 结论 | 第35-37页 |
讨论 | 第37-49页 |
1 经验分析 | 第37-47页 |
·临床思路 | 第37-39页 |
·经验取穴的分析 | 第39-44页 |
·针刺手法 | 第44-46页 |
·刺络拔罐的应用 | 第46-47页 |
2 案例 | 第47-48页 |
3 体会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55页 |
附表:CRF表 | 第55-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