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第一部分 概述 | 第12-31页 |
1.前言 | 第12-19页 |
2.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第二部分试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31-88页 |
第一章 超级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 第31-3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超级稻的产量及穗部性状 | 第32页 |
·超级稻的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 第32-35页 |
·不同时期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 | 第32-34页 |
·开花以后单个颖花平均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 第34-35页 |
3.讨论 | 第35-37页 |
·开花期以后每个颖花获得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品种千粒重的关系 | 第35页 |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变化与品种结实率的关系 | 第35-37页 |
第二章 超级稻穗分化期叶片比叶重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 第37-43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供试品种和种植密度 | 第37页 |
·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叶片的定位与测定 | 第37-38页 |
·光合作用测定 | 第38页 |
·叶面积测定 | 第38页 |
·叶片干物重测定 | 第38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相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 | 第38-39页 |
·相同叶位叶片比叶重 | 第39-40页 |
·相同叶位叶片比叶重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40-41页 |
3.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超级稻浅湿干灌溉对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 第43-5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试验地点和土壤 | 第43-44页 |
·光合速率和相关参数的测定 | 第44页 |
·农艺参数 | 第4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叶片光合速率 | 第44-46页 |
·叶片气孔导度 | 第46页 |
·叶片比叶重和叶面积指数 | 第46-47页 |
·产量及其构成 | 第47-48页 |
3.讨论 | 第48-52页 |
第四章 超级稻不同灌溉方法对氮的积累、转移和分配的影响 | 第52-61页 |
1.材料和方法 | 第52-53页 |
·灌溉方法和试验设计 | 第52-53页 |
·数据收集与测定 | 第53页 |
2.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产量 | 第53-55页 |
·氮积累 | 第55-56页 |
·氮与叶面积 | 第56-57页 |
3.讨论 | 第57-61页 |
第五章 超级稻不同灌溉方式下的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 第61-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材料和处理 | 第61-62页 |
·测定方法 | 第62页 |
·地下水位观察 | 第62页 |
·土壤氧化还原测定 | 第62页 |
·根系伤流量测定 | 第62页 |
·群体透光率测定 | 第62页 |
·叶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测定 | 第62页 |
·叶面积测定 | 第62页 |
·干物质量测定 | 第62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好气灌溉对地下水位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 第62-64页 |
·根系生长与活力 | 第64-65页 |
·分蘖特性 | 第65-66页 |
·分蘖动态及成穗 | 第65页 |
·分蘖组成 | 第65-66页 |
·开花期叶面积与群体透光率 | 第66页 |
·对花后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67页 |
3.讨论 | 第67-71页 |
第六章 超级稻不同水分管理对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71-80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材料和处理 | 第71-72页 |
·测定方法 | 第72页 |
·地下水位观察 | 第72页 |
·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测定 | 第72页 |
·水分利用率 | 第72页 |
·叶面积测定 | 第72页 |
·干物重测定 | 第72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72-76页 |
·不同水分管理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 第72-73页 |
·不同水分管理对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73-74页 |
·不同水分管理对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的影响 | 第74-75页 |
·不同水分管理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第75-76页 |
·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 第76页 |
3.讨论 | 第76-80页 |
第七章 水稻强化栽培对超级稻穗分化期叶片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 第80-88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80-81页 |
·供试品种和种植密度 | 第80-81页 |
·测定方法 | 第81页 |
·叶片的定位与测定 | 第81页 |
·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测定 | 第81页 |
·水分利用率 | 第81页 |
·群体透光率测定 | 第81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81-85页 |
·SRI不同移栽密度对超级稻穗分化期叶面积指数和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 第81-83页 |
·SRI不同移栽密度对超级稻各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83页 |
·SRI不同移栽密度对超级稻各叶位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83页 |
·SRI不同移栽密度对超级稻各叶位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第83-84页 |
·SRI不同移栽密度对超级稻产量和抽穗整齐度的影响 | 第84-85页 |
3.讨论 | 第85-88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88-95页 |
1.本文主要研究结果 | 第88-89页 |
2.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89-90页 |
3.展望 | 第90-92页 |
ABSTRACT | 第92-95页 |
第四部分 附录:发表的主要相关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