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9页 |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镁合金研究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第12-27页 |
·材料热加工工艺模拟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 第14-21页 |
·组织性能预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1-24页 |
·热变形工艺的数学模型研究以及神经网络的应用 | 第24-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案 | 第27-29页 |
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备 | 第29页 |
·动态再结晶试样方案 | 第29-30页 |
·试样预处理 | 第29页 |
·热变形压缩试验方案 | 第29-30页 |
·微观组织的观察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热变形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30-31页 |
3 AZ61B镁合金热变形时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力学行为 | 第31-62页 |
·应力一应变曲线分析 | 第31-33页 |
·变形参数对动态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影响 | 第33-36页 |
·变形温度对晶粒度的影响 | 第33-36页 |
·变形速率对晶粒度的影响 | 第36页 |
·流变抗力与变形参数的关系 | 第36-44页 |
·实验数据 | 第36-37页 |
·数学表达式的选择 | 第37-38页 |
·热变形本构关系方程 | 第38-44页 |
·动态再结晶各特征量模型 | 第44-45页 |
·再结晶晶粒尺寸和z参数的关系 | 第45-47页 |
·人工神经网络在热变形行为研究中的运用 | 第47-60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BP网络的结构和学习规则 | 第48-50页 |
·BP动量一自适应学习率调整算法 | 第50-52页 |
·AZ6lB合金高温流变应力和动态再结晶的神经网络预测 | 第52-57页 |
·比较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运用回归方法计算所得结果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 运用Marc/Autoforge对AZ61B镁合金热变形的有限元热一力耦合模拟及组织演化预测 | 第62-85页 |
·刚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62-65页 |
·刚塑性有限元法概述 | 第62页 |
·刚塑性有限元中所用到的基本力学方程 | 第62-64页 |
·塑性材料的广义变分原理 | 第64-8564页 |
·刚塑性有限元罚函数法 | 第8564-65页 |
·金属变形过程中的热传递 | 第65-67页 |
·热传导基本方程 | 第66页 |
·初始条件 | 第66页 |
·边界条件 | 第66-67页 |
·刚塑性变形功 | 第67页 |
·温度场的有限元求解 | 第67-70页 |
·形变传热耦合计算 | 第70页 |
·成形过程模拟条件的确定 | 第70-74页 |
·模拟热成形过程时材料热物理性参数确定 | 第70-72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72-74页 |
·Marc/Autoforge软件在金属热变形中的应用 | 第74-75页 |
·试样的有限元模型 | 第75页 |
·材料数据 | 第75-76页 |
·边界条件 | 第76页 |
·试样压缩变形性能及组织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6-84页 |
·等效应变分布 | 第76-79页 |
·等效应力分布 | 第79-81页 |
·温度分布 | 第81-83页 |
·动态再结晶组织分布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5 结论 | 第85-86页 |
致 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附 录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