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建设

问题的提出第1-8页
第一部分 对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功能的认识第8-19页
 一 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化第8-15页
  (一) 营造民主氛围,优化政治环境-新闻舆论监督对于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第8-11页
  (二) 维护市场公平秩序-新闻舆论监督对于规范经济活动的作用第11-12页
  (三) 维护社会风气与公正-新闻舆论监督对于社会文化道德建设的作用第12-15页
 二 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运作需要优化社会环境--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第15-19页
  (一) 建国至“文革”结束,新闻舆论监督锋芒渐减第15-16页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舆论监督的恢复和加强第16-19页
第二部分 对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及其社会环境的审视第19-30页
 一 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几种误解第19-21页
  (一) 新闻舆论监督不利于社会稳定第19-20页
  (二) 新闻自由绝对化第20页
  (三)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第20-21页
 二 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困难第21-25页
  (一) 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第21-22页
  (二) 新闻媒体自身的顾虑第22-24页
  (三) 法制不完善,新闻官司迭起,是非难以评判第24-25页
 三 当前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急需解决的问题第25-30页
  (一) 摆脱权力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不当干涉第25-26页
  (二) 解决新闻舆论监督失衡的问题第26-28页
  (三) 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监管第28-30页
第三部分 改善和优化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第30-51页
 一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稳固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基础第30-33页
  (一) 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条件第30-31页
  (二) 健全法制,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实施提供根本保障第31-33页
 二 加强制度建设,防止权力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不当干涉第33-37页
  (一) 畅通党和政府的信息渠道,保证公民的知情权第33-34页
  (二) 优化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和抓起第34-35页
  (三) 健全各种监督体制,使新闻舆论监督与其它监督形式密切结合第35-36页
  (四) 打破禁区,因地制宜地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地方(部门)法规建设第36-37页
 三 新闻媒体要依法操作,克服障碍,赢得舆论监督的空间第37-43页
  (一) 规范媒体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践运作,正确处理与司法公正的界限第37-39页
  (二) 加强新闻媒体间的自律、互律与互动第39-41页
  (三) 讲求监督策略,争取监督成效的最大化第41-42页
  (四) 发挥内参作用,争取媒体领导的支持第42-43页
 四 开拓沟通渠道,提高群众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性第43-51页
  (一) 开辟专版专栏让公众充分表达自己的言论观点第43-45页
  (二) 定期开展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受众调查第45-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投资银行国际监管研究
下一篇:钠液位计的分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