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 公证行为的性质 | 第8-18页 |
(一) 公证行为性质的多种观点 | 第8-9页 |
(二) 围绕公证行为“公”职性质的争议 | 第9-12页 |
(三) 公证行为的性质辨析 | 第12-15页 |
(四) 公证行为的行政可诉性探究 | 第15-18页 |
二、 公证体制及公证人制度 | 第18-25页 |
(一) 公证体制 | 第18-23页 |
(二) 公证人制度 | 第23-25页 |
三、 必须公证制度 | 第25-31页 |
(一) 必须公证的涵义 | 第25-26页 |
(二) 必须公证的范围 | 第26-27页 |
(三) 确立必须公证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四) 必须公证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29-31页 |
四、 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有关问题 | 第31-38页 |
(一) 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认定 | 第31-34页 |
(二) 人民法院对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审查范围 | 第34-36页 |
(三) 公证债权文书申请执行的期限 | 第36-38页 |
五、 公证赔偿制度 | 第38-48页 |
(一) 公证赔偿的法律性质 | 第38-40页 |
(二) 公证赔偿的主体 | 第40-42页 |
(三) 公证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42-43页 |
(四) 公证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43-45页 |
(五) 公证职业责任保险、公证赔偿基金、公证员个人执业保证金 | 第45-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