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诸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4页 |
1.1.1 摄影测量的双像三维重建 | 第10-11页 |
1.1.2 数字城市、城市航空摄影测量与建筑物三维重建 | 第11-12页 |
1.1.3 计算机视觉的发展与现状 | 第12-13页 |
1.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2.2 本文的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摄像机定标、影像三维重建与房地产测量研究现状 | 第16-28页 |
2.1 摄像机定标概述 | 第16-25页 |
2.1.1 传统的摄影机定标方法 | 第16页 |
2.1.2 摄像机自定标方法 | 第16-18页 |
2.1.3 几种适合于数码相机检校算法介绍 | 第18-25页 |
2.2 单(序)列影像的三维重建概述 | 第25-27页 |
2.3 房地产测量研究现状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单影像房屋三维重建 | 第28-46页 |
3.1 单像单个规则几何体房屋三维重建原理 | 第28-40页 |
3.1.1 射影几何与成像模型 | 第28-29页 |
3.1.2 射影几何灭点的解求 | 第29-30页 |
3.1.3 影像内方位元素与角元素的解求 | 第30-35页 |
3.1.4 影像外方位线元素及房屋角点坐标的解求 | 第35-36页 |
3.1.5 单影像单个房屋重建模型 | 第36-40页 |
3.2 单影像多个规则体房屋三维重建 | 第40-44页 |
3.2.1 三维结构实体几何—CSG构件分析的建筑物模型 | 第40-41页 |
3.2.2 单影像多规则体房屋三维重建模型 | 第41-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利用线划地图与非量测相机影像进行多栋房屋的三维重建 | 第46-60页 |
4.1 利用线划地图与非量测相机影像进行多栋房屋三维重建的半自动算法框架 | 第46-47页 |
4.2 基于DLT确定影像方位元素初值 | 第47-48页 |
4.3 基于共线方程的单像空间后方交会逐次改善影像方位元素及房屋高度初值 | 第48-50页 |
4.4 基于最小二乘模板匹配的直线提取 | 第50-51页 |
4.5 提取可见线段 | 第51-55页 |
4.6 基于直线的最小二乘空间后方交会 | 第55-59页 |
4.7 基于知识的建筑物纹理恢复 | 第5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房产测量与建筑物精细三维重建 | 第60-90页 |
5.1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房产测量的方案 | 第60页 |
5.2 影像上点和线特征的提取 | 第60-63页 |
5.3 同名直线段的匹配 | 第63-72页 |
5.3.1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半自动寻找同名直线段的方法 | 第63-68页 |
5.3.2 基于深度面分割的房屋影像上同名直线段匹配 | 第68-72页 |
5.4立体观测条件下的同名直线段和同名像点的人工量测 | 第72-73页 |
5.5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房产测量的数学模型 | 第73-80页 |
5.5.1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房产测量的数学模型中的误差方程 | 第73-80页 |
5.6 补拍大倾角影像的方位元素解求 | 第80-83页 |
5.7 基于CAD、OPENGL的房屋细部双像重建 | 第83-8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实验与分析 | 第90-110页 |
6.1 单影像房屋重建结果 | 第90-94页 |
6.2 利用线划地图与非量测相机影像进行多栋房屋的三维重建结果 | 第94-98页 |
6.3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房产测量与建筑物的精细三维重建 | 第98-109页 |
6.3.1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房产测量与建筑物的精细三维重建程序模块 | 第98页 |
6.5.2 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房产测量与建筑物的精细三维重建实验结果 | 第98-10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10-112页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10-111页 |
7.2 进一步的工作与展望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18-119页 |
后记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