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非法证据范围的界定 | 第8-11页 |
第二章 国外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分析与比较 | 第11-23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与实践 | 第11-18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与实践 | 第18-21页 |
第三节 比较与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及制约因素 | 第23-30页 |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影响价值观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25-30页 |
第四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30-35页 |
第一节 我国有关排除非法证据的相关规定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我国非法证据效力规定的缺陷分析 | 第32-35页 |
第五章 制定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想 | 第35-50页 |
第一节 我国理论界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观点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对“否定说”的否定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制定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38-44页 |
第四节 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 第44-45页 |
第五节 确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想 | 第45-50页 |
第六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体系 | 第50-53页 |
第一节 设立立案庭,建立庭前审查制度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完善有关司法解释 | 第51页 |
第三节 完善侦查人员取证的制度性规定 | 第51-52页 |
第四节 加强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作用 | 第52页 |
第五节 完善对非法取证人员的惩戒制度 | 第52-53页 |
结 论 | 第53-54页 |
注 释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62-65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65-70页 |
后 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