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微地震的模式、定位及其失稳预报研究
| 1 导论 | 第1-29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27页 |
| ·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 2 微地震的产生机理及模式 | 第29-44页 |
| ·微地震的产生机理 | 第29-32页 |
| ·剪应力与正应力的不同 | 第32-37页 |
| ·微地震现象的不同模式 | 第37-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3 破裂过程的参数和信号变化 | 第44-55页 |
| ·材料破坏过程中的损伤、分形和位移 | 第44-49页 |
| ·实验信号的波谱分析 | 第49-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基于非线性算法的检波器布置与归一化处理 | 第55-66页 |
| ·微地震监测布局 | 第55-56页 |
| ·基于非线性算法的检波器布置方法 | 第56-60页 |
| ·微地震检波器的纠偏和校正 | 第60-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基于线性算法的微地震定位方法和误差分析 | 第66-83页 |
| ·微地震波传播的规律 | 第66-69页 |
| ·微地震信号的传播数值模拟 | 第69-73页 |
| ·微地震点的线性方程定位 | 第73-77页 |
| ·微地震定位病态方程的处理 | 第77-80页 |
| ·提高微地震定位精度的方法 | 第80-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6 微地震与岩体失稳预报 | 第83-100页 |
| ·微地震监测、预报系统 | 第83-85页 |
| ·衡量岩体破裂发生的微地震指标 | 第85-91页 |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的失稳预报 | 第91-96页 |
| ·微地震监测的综合预报 | 第96-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7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100-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