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居住样式特征及空间需求研究--北京市介助介护老人居住特征实例调查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研究相关定义 | 第17-18页 |
2 调查概要 | 第18-23页 |
·调查社区概要 | 第18-19页 |
·调查时期、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调查对象概要 | 第20-23页 |
·问卷调查对象概要 | 第20-21页 |
·入户调查对象概要 | 第21-23页 |
3 老年人基本生活动作的介护 | 第23-27页 |
·介助、介护老人的比例 | 第23-24页 |
·不同年龄段中介助、介护老人的比例 | 第23-24页 |
·不同家庭构成中介助、介护老人比例 | 第24页 |
·基本生活动作的介护需求量 | 第24-25页 |
·生活动作介护的类型 | 第25-26页 |
·基本生活行为 | 第26-27页 |
4 单身老人的居住样式特征 | 第27-34页 |
·就寝 | 第27-29页 |
·就寝行为现状 | 第27页 |
·就寝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27-29页 |
·就餐 | 第29-30页 |
·就餐行为现状 | 第29页 |
·就餐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29-30页 |
·日常起居 | 第30-31页 |
·日常起居活动内容与活动场所的选择 | 第30页 |
·日常起居活动场所选择的特点 | 第30-31页 |
·家庭团聚 | 第31-32页 |
·家庭团聚场所 | 第31页 |
·家庭团聚场所选择的特点 | 第31-32页 |
·食寝居场所关系与空间需求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5 老年夫妇的居住样式特征 | 第34-58页 |
·就寝 | 第34-39页 |
·就寝的类型 | 第34页 |
·就寝场所选择的现状 | 第34-37页 |
·就寝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37-39页 |
·就餐 | 第39-42页 |
·就餐的类型 | 第39页 |
·就餐行为现状 | 第39-41页 |
·就餐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41-42页 |
·日常起居 | 第42-47页 |
·日常起居活动的内容和类型 | 第42页 |
·日常起居活动内容与活动场所选择的现状 | 第42-45页 |
·日常起居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45-47页 |
·家庭团聚 | 第47-50页 |
·家庭团聚活动场所及老人的参与类型 | 第47页 |
·家庭团聚活动现状 | 第47-49页 |
·家庭团聚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49-50页 |
·食寝居场所关系与空间需求 | 第50-56页 |
·食寝居之间及夫妇生活场所之间的关系 | 第50-52页 |
·空间关系 | 第52页 |
·空间尺度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6 与子女同住老年人的居住样式特征 | 第58-82页 |
·就寝 | 第58-63页 |
·老年人与子女同住时的就寝类型 | 第58-59页 |
·就寝行为现状 | 第59-61页 |
·就寝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61-63页 |
·就餐 | 第63-67页 |
·就餐的类型 | 第63页 |
·就餐行为现状 | 第63-65页 |
·就餐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65-67页 |
·日常起居 | 第67-71页 |
·日常起居活动的内容 | 第67页 |
·老年人与子女日常起居活动内容与活动场所现状 | 第67-69页 |
·日常起居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69-71页 |
·家庭团聚 | 第71-75页 |
·家庭团聚活动场所的类型 | 第71页 |
·庭团聚场所选择现状 | 第71-73页 |
·家庭团聚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 | 第73-75页 |
·食寝居场所关系与空间需求 | 第75-80页 |
·食寝居之间的关系 | 第75-78页 |
·空间关系 | 第78页 |
·空间尺度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7. 总结 | 第82-86页 |
·介助、介护老年人居住样式特征与空间需求 | 第82-84页 |
·户型设计建议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附录 | 第88-117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