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动物学论文

中国重要蝗区东亚飞蝗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生化机制研究

文中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语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10页
英文摘要第10-1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8-54页
   ·东亚飞蝗概述第18-29页
     ·中国东亚飞蝗发生区的生态类型第20-22页
       ·蝗区的概念第20-21页
       ·东亚飞蝗发生区的生态类型第21-22页
     ·国内外东亚飞蝗研究现状第22-24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22-23页
       ·国内东亚飞蝗研究现状第23-24页
     ·我国东亚飞蝗的为害及治理第24-29页
       ·我国东亚飞蝗的为害第24-25页
       ·我国东亚飞蝗的治理第25-29页
         ·我国东亚飞蝗治理的发展进程第25-26页
         ·我国东亚飞蝗可持续治理进展第26-29页
     ·东亚飞蝗抗药性研究的意义第29页
   ·有机磷杀虫剂的毒理作用第29-31页
     ·有机磷杀虫剂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第29-30页
     ·有机磷杀虫药剂的毒理作用第30-31页
     ·马拉硫磷的基本特点第31页
   ·昆虫抗药性研究概述第31-52页
     ·昆虫抗药性的定义及监测方法第31-36页
       ·昆虫抗药性的定义第31-32页
       ·昆虫抗药性的监测方法第32-36页
     ·昆虫抗药性机理的研究进展第36-51页
       ·代谢抗性研究进展第37-45页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与抗性的关系第37-41页
         ·酯酶与抗性的关系第41-43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抗性的关系第43-45页
       ·靶标抗性研究进展第45-51页
         ·乙酰胆碱酯酶靶标第45-48页
         ·击倒抗性与神经轴突钠离子通道靶标第48-50页
         ·γ-氨基丁酸(GABA)受体靶标第50-51页
     ·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对策第51-52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的第52-54页
第二章 东亚飞蝗对有机磷农药敏感性的生物测定第54-59页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供试东亚飞蝗的采集及饲养第54-56页
     ·供试药品第56页
     ·生物测定的方法第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57页
   ·讨论第57-59页
第三章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的酯酶特性研究第59-84页
   ·材料与方法第59-66页
     ·供试种群第59-60页
     ·供试药剂第60-61页
     ·酶液的制备第61页
     ·酯酶活力的测定第61-63页
     ·酯酶活性计算的标准曲线的测定第63-64页
     ·酯酶动力学常数K_m、V_(max)的测定第64页
     ·酯酶的体外抑制第64-65页
     ·酯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第65页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65-66页
   ·结果与分析第66-80页
     ·蛋白浓度测定和酯酶活性计算的标准曲线第66-68页
     ·东亚飞蝗不同体段蛋白含量和酯酶活性比较第68页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酯酶活性的差异第68-69页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酯酶动力学常数的比较第69-71页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酯酶的体外抑制第71-80页
   ·讨论第80-84页
     ·东亚飞蝗中酯酶的分类第80-81页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酯酶活性的比较第81-82页
     ·东亚飞蝗酯酶活性的提高与马拉硫磷敏感性的关系第82-84页
第四章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研究第84-89页
   ·材料和方法第84-85页
     ·供试种群第84页
     ·供试药剂第84页
     ·酶液的制备第84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测定第84-85页
   ·结果与分析第85-88页
     ·东亚飞蝗不同体段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比较第85页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比较第85-88页
   ·讨论第88-89页
第五章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乙酰胆碱酯酶特性研究第89-109页
   ·材料和方法第89-94页
     ·供试种群第89页
     ·供试药剂第89-90页
     ·乙酰胆碱酯酶的纯化第90-91页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第91-92页
     ·乙酰胆碱酯酶的专一性抑制第92-93页
     ·乙酰胆碱酯酶动力学常数K_m、V_(max)的测定第93页
     ·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抑制第93-94页
     ·乙酰胆碱酯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94页
   ·结果与分析第94-106页
     ·东亚飞蝗不同体段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较第94-95页
     ·乙酰胆碱酯酶纯化效率分析第95-96页
     ·东亚飞蝗中纯化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专一性分析第96-100页
     ·东亚飞蝗中纯化的和粗提的乙酰胆碱酯酶动力学第100-103页
     ·乙酰胆碱酯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103页
     ·东亚飞蝗不同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对不同抑制剂的敏感性第103-106页
   ·讨论第106-109页
     ·东亚飞蝗乙酰胆碱酯酶的纯化第106-107页
     ·纯化后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特征第107页
     ·东亚飞蝗乙酰胆碱酯酶的动力学特征第107页
     ·不同东亚飞蝗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对有机磷抑制剂的敏感性第107-109页
第六章 总结第109-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7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空间介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下一篇: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