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中国神话研究与文化要素分析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国神话学的建立第1-17页
 一、西方神话学的发展历史第12-13页
 二、神话学的东渐第13-14页
 三、中国神话学的建立第14-17页
  (1) 茅盾与中国神话学第14-15页
  (2) 疑古思潮与中国神话学第15-17页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的理论渊源第17-24页
 一、穆勒的自然神话学第17-18页
 二、文化进化论及朗格神话理论第18-22页
 三、摩尔根的社会进化论学说与袁珂的神话学第22-24页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的反思第24-30页
 一、进化论的理论缺陷第24-25页
 二、疑古思潮的失误第25页
 三、诸学者反思成果第25-30页
  1.对中国神话研究现状的反思第25-26页
  2.中国神话学与文化要素分析第26-30页
   (1) 中国神话根本不存在历史化的可能第26-27页
   (2) 中国古代文化类型研究第27页
   (3) 对中国神话最古老著作《山海经》时代、性质的判定第27页
   (4) 文化要素分析法的提出及其在神话学上的运用第27-30页
第四章 中国古代神话新释第30-127页
 上篇第30-95页
  一、创世神话第30-59页
   (一) 宇宙生成论哲学与盘古创世神话第30-43页
   (二) 道教传播与少数民族盘古神话第43-50页
   (三) 考古与创世神话问题第50-53页
   (四) 哲学与神话的关系问题第53-59页
  二、英雄神话第59-75页
   (一) 历史人物后羿的神话化过程第59-67页
    (1) “羿杀凿齿”第62-63页
    (2) “羿射十日”第63-65页
    (3) “嫦娥奔月”第65-67页
   (二) 史前文化英雄禹的神话化过程第67-75页
  三、自然神话第75-95页
   (一) 日月星辰神话第75-86页
   (二) 风雨河海神话第86-95页
 中篇第95-115页
  四、冥界神话第95-103页
  五、地理神话——“共工”、“女娲”、“大壑”、“精卫”神话与战国时期的宇宙学说第103-109页
  六、寓言神话——道家寓言与“夸父逐日”神话第109-115页
 下编第115-127页
  七、语源神话第115-118页
   1.“夔一足”神话第115-116页
   2.“刑天”神话第116-117页
   3.舜弟象神话第117-118页
  八、感生神话——玄鸟生商与姜嫄履巨人迹生后稷神话第118-121页
  九、活态神话第121-127页
   1.中原地区的“女娲补天”神话第122-125页
   2.湖北神农架史诗《黑暗传》第125-127页
第五章 中国古代神话不发达的原因第127-140页
 一、中国早期特殊的国家形态第130-133页
  (1) 施舍赠财第132-133页
  (2) 以家代国第133页
 二、世俗权力对神话的抑制第133-134页
 三、祖先崇拜对神话的规范第134-136页
 四、自然神人格化不发达第136-140页
  (1) 图腾崇拜第137-138页
  (2) 巫术第138-140页
第六章 21世纪中国神话学新体系的构想第140-154页
 一、神话学的使命第140-141页
 二、神话的定义问题第141-146页
  (一) 古典进化论与经典作家的神话定义第142-144页
   1.摩尔根《古代社会》与神话的起源第142页
   2.马克思、恩格斯的神话观第142-143页
   3.鲁迅、茅盾、袁珂的神话定义第143-144页
  (二) 关于神话界说问题的大讨论第144-146页
 三、神话定义的重新界说第146-148页
  1.没有神话的原始部落社会第146-147页
  2.文明社会的神话第147页
  3.神话定义的重新界定第147-148页
  4.神话与传说、寓言、科学幻想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第148页
 四、用中国文化解释中国神话第148-149页
 五、加强人类学知识的“补课”,重新认识原始人的思维第149-154页
  1.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神话研究第149页
  2.西方人类学家对原始思维的新认识第149-151页
  3.原始宗教与原始思维第151-154页
结束语第154-15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55-158页
致谢第158-1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经组织工程修复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相关基础研究
下一篇:基于J2EE的IOA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