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中国电影向何处去 | 第1-12页 |
1 、 中国电影的困境 | 第9-10页 |
2 、 既有观点 | 第10-11页 |
3 、 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 | 第11-12页 |
二、 商业性:电影的根本属性 | 第12-16页 |
1 、 “三位一体”的电影观 | 第12-14页 |
2 、 商业性是电影的根本属性 | 第14-15页 |
1 ) 电影作为商品,与票房结缘 | 第14页 |
2 ) 电影作为艺术,是市场艺术 | 第14页 |
3 ) 电影作为媒介,是大众媒介 | 第14-15页 |
3 、 商业化是电影最佳运营方式 | 第15-16页 |
三、 商业化: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16-23页 |
1 、 历史之经验:中外电影的历史是商业化运营的历史 | 第16-20页 |
1 ) 商业化运营方式是世界电影发展的主流 | 第16-17页 |
2 ) 商业化运营方式是早期中国电影发展的主流 | 第17页 |
3 )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进步离不开商业化 | 第17-20页 |
2 、 历史之教训:非商业化阻碍中国电影的发展 | 第20-23页 |
1 ) 非商业化历程给中国电影带来毁灭性打击 | 第20-21页 |
2 ) 对电影商业化的漠视阻碍中国电影的发展 | 第21-23页 |
四、 商业电影:电影创作的主流形态 | 第23-42页 |
1 、 商业电影是电影创作的主流形态 | 第23-25页 |
1 )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决定商业电影的主流地位 | 第23-24页 |
2 ) 类型丰富使商业电影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 第24-25页 |
3 ) 经典叙事系统保证商业电影的长盛不衰 | 第25页 |
2 、 商业电影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发展趋势 | 第25-42页 |
1 ) 主旋律向世俗化转型:在商业化中打开市场 | 第27-31页 |
2 ) 娱乐片向贺岁片拓展:在商业化中自觉探索 | 第31-35页 |
3 ) 艺术片向大众化倾斜:在商业化中寻求突破 | 第35-42页 |
五、 思考:预测和展望 | 第42-45页 |
1 、 为中国电影理论提供新思路 | 第42-43页 |
2 、 为中国电影走出困境找到新途径 | 第43页 |
3 、 为中国电影参与世界竞争输入新力 | 第43-44页 |
4 、 商业化的负面效应及解决思路 | 第44-45页 |
六、 总结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