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轮状病毒免疫相关蛋白基因的遗传转化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转基因植物推广应用现状 | 第9页 |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 第9-12页 |
·植物遗传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12-14页 |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概述 | 第14-16页 |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转基因植物疫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21-22页 |
·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方向及展望 | 第22页 |
·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轮状病毒的病毒学特征及发病机理 | 第22-23页 |
·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5页 |
·胡萝卜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30页 |
·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30-31页 |
·轮状病毒对胡萝卜的遗传转化及抗性植物的筛选 | 第31-32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胡萝卜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35-38页 |
·消毒时间对种子无菌发芽的影响 | 第35页 |
·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不同培养基对再生植株生根的影响 | 第37页 |
·不同基因型对胡萝卜再生的影响 | 第37-38页 |
·再生植株的壮苗和移栽管理 | 第38页 |
·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38-40页 |
·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确定 | 第38-39页 |
·羧苄青霉素选择压的确定 | 第39页 |
·浸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40页 |
·轮状病毒对胡萝卜的遗传转化及抗性植株的筛选 | 第40-41页 |
·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 | 第40-41页 |
·阳性株的获得 | 第41页 |
·抗性植株的检测 | 第41-45页 |
·抗性植株的PCR检测 | 第41-42页 |
·Southern blot 分析 | 第42-43页 |
·RT-PCR检测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49页 |
·胡萝卜下胚轴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5-46页 |
·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46-48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48页 |
·本试验的后继工作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0页 |
附录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