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建国以来中国农地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第一节 题旨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0-12页
 第三节 篇章结构第12-15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15-19页
第二章 农业合作化土地思想第19-37页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产生的原因与背景第19-21页
 第二节 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讨论第21-28页
  一、 改造农地私有制思想第21-24页
  二、 关于合作化沿社会主义道路(公有制)发展的讨论第24-28页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土地经营思想第28-37页
  一、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土地经营思想概论第28-29页
  二、 富农经营思想第29-31页
  三、 土地报酬思想第31-33页
  四、 评议及简要补充第33-37页
第三章 包产到户土地思想第37-55页
 第一节 包产到户思想的产生及发展第37-51页
  一、 “包产到户”的起因第37-38页
  二、 对包产到户的第一次批评高潮第38-43页
  三、 提倡包产到户的思想第43-48页
  四、 对包产到户的第二次批评高潮第48-50页
  五、 小结第50-51页
 第二节 对“包产到户”的分析和评价--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第51-55页
  一、 “包产到户”:来自底层的制度创新第51-52页
  二、 “包产到户”的制度安排第52页
  三、 “包产到户”制度安排的失败第52-55页
第四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思想第55-76页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阶段第55-59页
 第二节 关于是否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论第59-66页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立初期的有关争论第60-61页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论第61-66页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第66-76页
  一、 农地制度创新思想第66-70页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分析第70-71页
  三、 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安排第71-72页
  四、 小结第72-76页
第五章 农地经营思想第76-100页
 第一节 两田制思想第76-80页
 第二节 农地规模经营思想第80-85页
 第三节 “四荒”使用权拍卖思想第85-91页
 第四节 股份合作制思想第91-100页
第六章 农地与人口思想第100-120页
 第一节 我国耕地面积递减及人地矛盾状况分析第100-104页
  一、 耕地递减的特征及原因第100-101页
  二、 我国人地矛盾状况分析第101-103页
  三、 我国人地矛盾问题的解决思路第103-104页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及评析第104-120页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回顾与思考第104-109页
  二、 我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征第109-113页
  三、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第113-116页
  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第116-120页
第七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策与建议第120-128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20-124页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第120-121页
  二、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剖析“两田制”、“规模经营”以及“四荒”使用权拍卖三类制度第121-123页
  三、 所有权制度缺陷第123页
  四、 使用权制度的缺陷第123-124页
 第二节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对策与建议第124-128页
  一、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路第124-125页
  二、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对策与建议第125-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4页
后记第134-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苹果无公害病虫防治专家系统研制
下一篇:决策树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