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弊端分析及改革

引言第1-10页
一、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定位及特点第10-14页
 (一) 新中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10-12页
 (二)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定位第12页
 (三)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特点分析第12-14页
二、 国外再审制度的比较第14-19页
 (一) 法国第14-15页
 (二) 德国第15-16页
 (三) 日本第16-17页
 (四) 美国第17页
 (五) 上述国家再审制度特点第17-19页
三、 再审程序的价值功能第19-22页
 (一) 再审程序可以规范、改变传统的申诉和申请再审观念第19页
 (二) 再审程序可以切实促进司法公正第19-20页
 (三) 再审程序真正维护司法权威第20页
 (四) 再审程序能有力推动司法进步第20-22页
四、 对我国民事再审指导思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反思第22-28页
 (一) 关于实事求是第22-24页
  1 、忽视了认识的局限性第22-23页
  2 、违反诉讼的目的性第23页
  3 、不符合诉讼的时限性第23-24页
 (二) 关于有错必纠第24-25页
  1 、“有错必纠”的定位第24-25页
  2 、“确有错误”的评判第25页
 (三) 对“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重新认识第25-28页
五、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检讨与分析第28-43页
 (一) 对人民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的检讨第29-32页
  1 、违背“不告不理”的民事诉讼原则第29-30页
  2 、违背当事人处分原则第30-31页
  3 、再审与确定裁判的冲突第31页
  4 、司法独立的绊脚石第31-32页
 (二) 对检察院抗诉引发再审的检讨第32-36页
  1 、破坏了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格局第33-34页
  2 、导致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第34页
  3 、加重检法两家的冲突第34-36页
 (三) 对当事人申请再审和申诉制度的检讨第36-39页
  1 、申诉和申请再审,不是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导因素第36-37页
  2 、申请再审无限制第37-38页
  3 、申请再审不收费第38-39页
 (四) 对再审事由的检讨第39-43页
  1 、证据的提出第39-40页
  2 、证据的效力第40-42页
  3 、关于违反法定程序第42-43页
六、 建构再审之诉,确立民事再审制度的指导原则第43-49页
 (一) 建构再审之诉第43-46页
  1 、公民宪法权利实现的根本体现第44页
  2 、诉的利益得以实现的程序保障第44-45页
  3 、当事人处分权的内在要求第45-46页
 (二) 确立有限再审的指导原则第46页
 (三) 确立有限再审的法理基础第46-49页
  1 、再审程序受既判效力的前提约束第46-47页
  2 、再审程序不可能提供一切司法错误的补救第47-48页
  3 、司法效益对再审程序的必然要求第48-49页
七、 完善再审改革的法律建议第49-56页
 1 、审判监督程序的正名第49页
 2 、废除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第49-50页
 3 、废除检察机关再审抗诉权第50页
 4 、强化规范当事人再审申请第50-51页
 5 、合理界定再审事由第51页
 6 、再审的管辖第51-52页
 7 、规范再审审查和审理第52-53页
 8 、再审案件的收费和执行第53页
 9 、再审的限制第53-56页
结束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胰岛素可抵抗MPP~+诱导的PC12细胞的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中的装饰语言及其在现代商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