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伯峡堆石坝面板温度应力及干缩应力问题研究
第一章 概述 | 第1-12页 |
1 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7-9页 |
1 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研究的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及其成果 | 第9-10页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公伯峡水电站概况及计算依据 | 第12-22页 |
·公伯峡水电站概况 | 第12-17页 |
·公伯峡水电站枢纽布置 | 第12-16页 |
·公伯峡面板堆石坝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计算依据 | 第17-22页 |
·气象资料 | 第17-20页 |
·面板混凝土热力学指标 | 第20页 |
·面板混凝土湿度及干缩力学指标 | 第20-21页 |
·坝体其他材料及基岩的热和湿度物理力学指标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面板温度场计算原理与结果分析 | 第22-53页 |
·温度场计算原理 | 第22-25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25-30页 |
·典型剖面的选取 | 第25-27页 |
·地基范围的选取 | 第27页 |
·有限元网格剖分 | 第27页 |
·温度场计算方法 | 第27-30页 |
·施工期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30-46页 |
·面板 F9 施工期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30-38页 |
·面板 F36 施工期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运行期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52页 |
·面板 F9 运行期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面板 F36 运行期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面板温度场变化及分布规律分析 | 第52-53页 |
第四章 面板温度应力计算原理与结果分析 | 第53-72页 |
·温度应力计算原理 | 第53-56页 |
·温度应力计算 | 第53-54页 |
·温度徐变应力计算 | 第54-56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56-57页 |
·施工期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67页 |
·F9 施工期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F36 施工期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7页 |
·运行期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67-70页 |
·F9 运行期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F36 运行期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面板温度应力变化及分布规律分析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施工期面板湿度场计算原理与结果分析 | 第72-83页 |
·计算原理 | 第72-73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73-74页 |
·施工期湿度场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74-83页 |
·F9 施工期湿度场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F36 施工期湿度场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78-83页 |
第六章 施工期面板干缩应力计算原理与结果分析 | 第83-92页 |
·计算原理 | 第83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83页 |
·施工期干缩应力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83-92页 |
·F9 施工期干缩应力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83-87页 |
·F36 施工期干缩应力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87-92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92-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