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 | 第1-9页 |
| 2. 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过程 | 第9-19页 |
| 2.1 美国资产减值会计的演进 | 第9-15页 |
| 2.2 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对资产减值的研究 | 第15-16页 |
| 2.3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 第16-19页 |
| 2.4 资产减值会计历史发展的启示 | 第19页 |
| 3.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础理论 | 第19-28页 |
| 3.1 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决策有用观 | 第19-21页 |
| 3.2 资产减值会计是谨慎原则的重要运用 | 第21-22页 |
| 3.3 资产减值会计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平衡的选择 | 第22-25页 |
| 3.4 资产减值会计的本质:从资产定义的角度 | 第25-28页 |
| 4. 资产减值会计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 | 第28-40页 |
| 4.1 资产减值的确认 | 第28-34页 |
| 4.2 资产减值的计量 | 第34-39页 |
| 4.3 资产减值会计记录与信息披露 | 第39-40页 |
| 5. 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第40-60页 |
| 5.1 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利润操纵 | 第40-58页 |
| 5.2 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局限与完善建议 | 第58-60页 |
| 6. 研究总结与建议 | 第60-64页 |
| 6.1 我国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 6.2 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思考 | 第6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声明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