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图目录 | 第13-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3页 |
·提出一个声纳发展的科学和工程问题:有效接收和有效照射 | 第17-21页 |
·国内外研究同类问题的方法分析 | 第21-22页 |
·系统组成:目标、信道和螺旋线阵 | 第22页 |
·论文目标、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第22-25页 |
·论文目标:SLA三维定位 | 第22-23页 |
·面临问题:不确实信道下目标可靠定位 | 第23页 |
·解决措施:SLA空—时宽带序贯贝叶斯状态滤波GLRT | 第23-25页 |
·三维定位与数据模型 | 第25-29页 |
·数据模型与传播模型 | 第25-27页 |
·三维定位与数据模型 | 第27-28页 |
·状态——空间模型与序贯贝叶斯状态滤波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3页 |
·结构框图 | 第29页 |
·主要内容 | 第29-33页 |
第2章 水平线阵/圆环阵方位估计和垂直线阵距离——深度估计 | 第33-51页 |
·单传感器时域波导中定位 | 第33-38页 |
·PCW信号单传感器时域波导中定位 | 第35-37页 |
·LFM信号单传感器时域波导中定位 | 第37页 |
·总结 | 第37-38页 |
·水平线阵/圆环阵方位估计 | 第38-48页 |
·平面波波束形成 | 第39-42页 |
·波导环境中水平线阵圆环阵方位估计 | 第42-47页 |
·总结 | 第47-48页 |
·垂直线阵距离——深度估计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SLA三维匹配场定位 | 第51-79页 |
·空间宽带SLA设计考虑 | 第51-53页 |
·SLA三维匹配场定位 | 第53-71页 |
·SLA三维匹配场定位仿真研究 | 第53-56页 |
·SLA三维匹配场定位实验研究 | 第56-62页 |
·SLA与倾斜线阵 | 第62-67页 |
·SLA与图钉阵 | 第67-71页 |
·SLA垂直尺度和放置深度研究 | 第71-76页 |
·SLA垂直尺度研究 | 第71-73页 |
·SLA放置深度研究 | 第73-76页 |
·总结 | 第76-79页 |
第4章 SLA三维定位序贯贝叶斯状态滤波 | 第79-101页 |
·系统状态——空间动力学和状态—空间模型 | 第79-86页 |
·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80页 |
·确实信道下测量方程的建立 | 第80-81页 |
·不确实信道下测量方程的建立 | 第81-86页 |
·序贯贝叶斯状态—空间滤波 | 第86-90页 |
·Kalman滤波器 | 第87-88页 |
·Histogram滤波器 | 第88-89页 |
·质点滤波器 | 第89-90页 |
·SLA三维定位序贯贝叶斯状态滤波 | 第90-101页 |
·确实信道下SLA三维定位序贯贝叶斯状态滤波实验研究 | 第90-95页 |
·不确实信道下SLA三维定位序贯贝叶斯状态滤波实验研究 | 第95-10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论文总结 | 第101-102页 |
·研究方向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作者简历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