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地下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0 前言 | 第1-11页 |
1 研究意义、现状、内容与方法 | 第11-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地下水库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第18-29页 |
·地理位置 | 第18-19页 |
·气候 | 第19-22页 |
·气温 | 第19页 |
·降水 | 第19-21页 |
·蒸发 | 第21-22页 |
·研究区水文 | 第22-25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5-29页 |
·地形与地貌 | 第25-27页 |
·地层 | 第27-28页 |
·构造 | 第28-29页 |
3 地下水水库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 第29-38页 |
·地下水的贮存条件 | 第29-33页 |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 第33-36页 |
·地下水的补给 | 第33-36页 |
·地下水径流与排泄 | 第36页 |
·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 第36-38页 |
4 水文地质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第38-60页 |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38-43页 |
·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 | 第38-39页 |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第39-43页 |
·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 | 第43-44页 |
·模型求解 | 第44-51页 |
·模型简介 | 第44-47页 |
·数学模型的解法 | 第47-51页 |
·模型的离散化 | 第51页 |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第51-60页 |
·初始条件 | 第51-52页 |
·时段划分及边界量的确定 | 第52-55页 |
·模型识别 | 第55-59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59-60页 |
5 地下水均衡要素的影响分析 | 第60-65页 |
·大气降雨入渗补给的影响分析 | 第60-62页 |
·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 第61页 |
·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水利工程(橡胶坝)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分析 | 第62-65页 |
·特征年分析 | 第62-64页 |
·洪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入渗量分析 | 第64-65页 |
6 地下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 第65-72页 |
·激增量分析 | 第65-66页 |
·研究思路与数据准备 | 第65页 |
·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现状条件下的允许开采量 | 第66-72页 |
·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 第67-69页 |
·模拟结果 | 第69-72页 |
7 结论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