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跨季节太阳能水箱蓄热供暖系统的计算与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课题背景意义第9-12页
     ·能源状况第9-10页
     ·我国太阳能资源情况第10页
     ·跨季节太阳能水箱蓄热系统的提出第10-12页
   ·太阳能供热系统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2章 跨季蓄热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模型的建立第16-30页
   ·系统构成第16-21页
     ·集热系统第16-18页
     ·蓄热系统第18-20页
     ·供暖系统第20-21页
   ·计算原型的建立第21-25页
     ·物理模型的建立第21-24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4-25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5-29页
     ·相似原理模型的建立第25-27页
     ·温度分层模型的建立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显热型跨季蓄热系统的计算分析第30-43页
   ·原型计算及分析第30-32页
   ·模型计算及验证第32-34页
   ·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第34-42页
     ·土壤类型影响分析第34-35页
     ·埋入深度影响分析第35-38页
     ·保温层厚度影响分析第38-41页
     ·集热面积影响分析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显/潜热型跨季蓄热系统的计算分析第43-51页
   ·显/潜热型跨季蓄热系统模型的建立第43-44页
   ·不同参数影响分析第44-50页
     ·相变体大小影响分析第44-46页
     ·相变体形状影响分析第46-48页
     ·土壤类型影响分析第48-49页
     ·集热面积影响分析第49-50页
   ·本章小节第50-51页
第5章 热经济性分析与计算第51-59页
   ·(?)分析与计算第51-55页
     ·理论基础第51-54页
     ·计算分析第54-55页
   ·经济性分析与计算第55-58页
     ·理论基础第55-57页
     ·计算分析第57-58页
   ·本章小节第58-5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结论第59页
   ·展望与建议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67页
 附录1 第五章第一节符号表第65-66页
 附录2 第五章第二节符号表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富氢合成气低NOx燃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