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燃煤电厂燃烧后CO2捕获性能及系统集成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0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7页
     ·CO_2捕获技术第12-15页
     ·各种CO_2回收技术评价第15-16页
     ·CO_2的应用与捕获技术的发展前景第16-17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2章 模拟分析600、300MW电厂的CO_2捕获性能第20-31页
   ·概述第20页
   ·案例描述第20-22页
     ·捕获情况简述第20-21页
     ·成本评估方法第21-22页
   ·600MW超临界、300MW亚临界发电机组分析第22-25页
     ·600MW超临界机组无CO_2捕获(Case 1)第22-24页
     ·300MW亚临界机组无CO_2捕获(Case 3)第24-25页
   ·600MW超临界、300MW亚临界机组CO_2捕获(Case2、Case4)第25-28页
     ·MEA吸收流程第25-27页
     ·汽水系统优化第27-28页
   ·性能分析第28-30页
     ·热力学评价第28-29页
     ·成本分析第29-30页
   ·结论第30-31页
第3章 中国现役机组的CO_2捕获技术改造第31-44页
   ·概述第31-32页
   ·实际电厂CO_2捕获的特殊性第32-35页
     ·提供再生热的蒸汽参数限制第32-33页
     ·大抽汽量对低压缸功率的影响第33-35页
   ·现役600MW超临界机组案例分析第35-39页
     ·参比机组的CO_2捕获基本情况第35-37页
     ·不考虑在役机组工程约束(Case1)(抽气点随意)第37页
     ·考虑在役机组的工程约束(Case2)(抽气点固定)第37-38页
     ·性能分析第38-39页
   ·针对在役机组独特的优化集成第39-42页
     ·增加小透平(LSTG)(Case3)第39-40页
     ·热力系统集成(Case4)第40-41页
     ·低压缸改造方案(Case5)第41-42页
     ·结果分析第42页
   ·结论(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新型燃煤发电-CO_2捕获-供热一体化系统第44-54页
   ·概述第44页
   ·CO_2捕获单元的热力学分析第44-46页
   ·新系统的提出第46-49页
     ·能量输入侧优化:电厂汽水系统抽汽方案的优选第46-47页
     ·输出能量的充分利用:汽水系统回热结合地暖供热系统利用第47-49页
   ·系统评估第49-51页
   ·讨论第51-53页
     ·背压汽机排汽压力对电厂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采暖水温度变化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第5章 风能压缩空气蓄能一体化发电第54-61页
   ·概述第54页
   ·风能与压缩空气储能(CAES)结合的可行性第54-56页
   ·风能—压缩空气蓄能一体化系统第56-59页
     ·一体化系统的提出第56-57页
     ·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特征和运行情况第57-59页
   ·展望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结论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0-71页
硕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力发电厂大型原煤仓的模拟与分析
下一篇:风电场布机设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