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逻辑的精确末制导律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概况 | 第9-10页 |
| ·制导武器发展概述 | 第9页 |
| ·战术导弹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 ·精确制导系统 | 第10-11页 |
| ·战术导弹的发展要求具有精确制导技术 | 第10-11页 |
| ·精确制导系统 | 第11页 |
| ·制导规律研究 | 第11-15页 |
| ·古典导引律 | 第12页 |
| ·现代导引律 | 第12-13页 |
| ·模糊导引律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制导规律的选择原则 | 第14-15页 |
| ·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组合导引律 | 第15页 |
| ·模糊导引律 | 第15-16页 |
| ·基于神经网络调节的模糊导引 | 第16-17页 |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组合末制导律研究 | 第18-32页 |
| ·概述 | 第18-19页 |
| ·自导引导弹相对运动模型 | 第19-20页 |
| ·导弹平面拦截几何关系 | 第19-20页 |
| ·相对运动模型 | 第20页 |
| ·古典导引律及其弹道分析 | 第20-24页 |
| ·追踪法导引 | 第21页 |
| ·固定提前角导引 | 第21-22页 |
| ·平行接近法导引 | 第22页 |
| ·比例导引 | 第22-23页 |
| ·比例导引和追踪法的比较 | 第23-24页 |
| ·组合末制导律 | 第24-2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4-25页 |
| ·新的导引律设计 | 第25页 |
| ·数学解释 | 第25-27页 |
| ·脱靶量分析 | 第27-28页 |
| ·盲区产生的原因 | 第27-28页 |
| ·导弹按匀速飞行时的脱靶量计算 | 第28页 |
| ·导弹横向机动时的脱靶量计算 | 第28页 |
| ·仿真结果 | 第28-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模糊逻辑及其神经网络结构 | 第32-44页 |
| ·模糊逻辑应用概况 | 第32-34页 |
| ·引入模糊逻辑的意义 | 第32页 |
| ·模糊数学概念 | 第32-33页 |
| ·模糊逻辑技术的应用 | 第33-34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及设计 | 第34-37页 |
|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 | 第34-35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5-36页 |
| ·模糊系统的分类 | 第36-37页 |
| ·模糊神经网络 | 第37-39页 |
| ·神经网络简介 | 第37-38页 |
| ·神经网络的发展 | 第38页 |
| ·模糊神经网络 | 第38-39页 |
| ·模糊逻辑的神经网络结构 | 第39-43页 |
| ·模糊逻辑控制器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 ·神经模糊控制器 | 第40-42页 |
| ·学习算法 | 第42-43页 |
|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基于模糊逻辑的导引律设计 | 第44-58页 |
| ·二变量模糊导引律设计 | 第44-47页 |
| ·语言变量设计 | 第44-45页 |
| ·模糊化设计 | 第45-47页 |
| ·得到的模糊输出曲面 | 第47页 |
| ·二变量模糊导引律仿真调节 | 第47-53页 |
| ·二变量模糊导引律调节 | 第47-49页 |
| ·仿真框图搭建 | 第49-51页 |
| ·仿真结果对比 | 第51-53页 |
| ·修正的二变量模糊导引律设计与仿真 | 第53-56页 |
| ·修正的组合导引律设计 | 第53-54页 |
| ·修正的模糊导引律设计 | 第54页 |
| ·仿真结果比较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导引律优化 | 第58-65页 |
| ·模糊导引律的调节意义 | 第58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导引律优化 | 第58-62页 |
| ·神经网络优化的内容 | 第58-59页 |
| ·神经网络样本的获取 | 第59-60页 |
| ·神经模糊导引律的训练 | 第60-61页 |
| ·神经模糊导引律的仿真效果 | 第61-62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修正模糊导引律优化 | 第62-64页 |
| ·修正神经网络样本的获取与训练 | 第62-63页 |
| ·修正神经模糊导引律的仿真效果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