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 二、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三、 基本框架 | 第15-17页 | 
| 四、 创新与完善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中美证券基金发展状况的比较 | 第18-33页 | 
| 第一节 证券基金的类型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状况 | 第20-25页 | 
| 第三节 我国的基金发展状况 | 第25-33页 | 
| 第三章 中美证券基金组织形式及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 | 第33-46页 | 
| 第一节 公司型和契约型基金 | 第33-36页 | 
| 第二节 基金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 | 第36-40页 | 
| 第三节 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 | 第40-42页 | 
| 第四节 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 | 第42-44页 | 
| 第五节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问题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中美证券基金运作环境的比较 | 第46-71页 | 
| 第一节 中美证券市场效率的差异 | 第46-63页 | 
| 一、 中美两国的证券市场效率检验 | 第48-50页 | 
| 二、 中美两国证券市场效率差异的原因 | 第50-54页 | 
| 三、 市场效率差异下的股市特征不同 | 第54-59页 | 
| 四、 对市场效率差异的行为学解释及其对基金运作的影响 | 第59-63页 | 
| 第二节 中美政策干预的比较 | 第63-71页 | 
| 一、 美国政策干预对证券市场和基金运作的影响 | 第63-65页 | 
| 二、 我国政策干预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第65-68页 | 
| 三、 我国政策干预对基金运作的影响 | 第68-71页 | 
| 第五章 中美基金股票投资战略的比较 | 第71-99页 | 
| 第一节 中美指数基金的发展状况比较 | 第72-78页 | 
| 一、 美国的指数基金发展状况 | 第72-75页 | 
| 二、 我国指数型基金的发展状况 | 第75-78页 | 
| 第二节 中美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 | 第78-81页 | 
| 第三节 中美基金风格投资策略的比较-成长、价值、平衡型投资 | 第81-89页 | 
| 一、 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 | 第82-83页 | 
| 二、 美国投资基金的投资风格和绩效研究 | 第83-86页 | 
| 三、 我国投资基金的投资风格和绩效研究 | 第86-89页 | 
| 第四节 中美基金风格投资策略的比较-动量投资 | 第89-99页 | 
| 一、 美国的动量投资研究综述 | 第89-93页 | 
| 二、 动量投资的处置效应理论 | 第93-97页 | 
| 三、 我国的动量投资策略研究综述 | 第97-99页 | 
| 第六章 中美证券基金业绩评估的比较 | 第99-117页 | 
| 第一节 基金业绩评估的基本框架 | 第99-102页 | 
| 一、 对基金进行业绩评估的必要性 | 第99-100页 | 
| 二、 基金业绩评估的基本框架 | 第100-102页 | 
| 第二节 基金业绩评估的单因素模型、业绩归因分析模型 | 第102-109页 | 
| 一、 基于投资收益率基础上的研究(单因素模型) | 第102-103页 | 
| 二、 基金的业绩归因分析和超额业绩分解模型研究综述 | 第103-109页 | 
| 第三节 晨星基金评级系统和VAR风险模型 | 第109-112页 | 
| 第四节 我国基金的业绩评估 | 第112-117页 | 
| 第七章 中美证券基金业绩持续性的比较 | 第117-125页 | 
| 第一节 美国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 | 第117-121页 | 
| 一、 研究基金业绩持续性的意义和方法 | 第117-118页 | 
| 二、 美国基金业绩持续性的研究综述 | 第118-121页 | 
| 第二节 我国的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 | 第121-125页 | 
| 结论 | 第125-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34页 | 
| 后记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