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象技术的一次性输液针检测软件原型系统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国内外输液针装配现状 | 第7-8页 |
·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的应用背景 | 第8-9页 |
·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对数字图象分析的要求 | 第9-10页 |
·系统总体研究方案 | 第10-11页 |
·输液针图象处理软件原型系统的开发 | 第11-13页 |
·面向对象的设计原理与特点 | 第13-15页 |
·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 | 第13页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特点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输液针图象的采集 | 第16-23页 |
·图象数字化 | 第16-18页 |
·输液针针尖图象的采集 | 第18-22页 |
·放大倍数的选择 | 第18-19页 |
·针尖各个位置下图象的获取 | 第19-22页 |
·BMP图象格式简介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系统框架的分析与设计 | 第23-30页 |
·引言 | 第23页 |
·面向对象的图象处理系统体系结构 | 第23-27页 |
·本系统框架及功能模块分析 | 第27-29页 |
·软件开发平台选择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输液针图象处理算法分析研究及改进 | 第30-52页 |
·图象预处理通用算法有效性考察 | 第30-36页 |
·图象平滑滤波方法 | 第30-32页 |
·有选择功能的局部均值滤波处理 | 第30-31页 |
·中值滤波器 | 第31页 |
·中值滤波法和均值滤波法处理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图象增强方法 | 第32-36页 |
·直方图均衡化化 | 第32-34页 |
·直方图规定化处理 | 第34-35页 |
·灰度变换法 | 第35-36页 |
·图象增强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36页 |
·图象二值化处理算法研究 | 第36-40页 |
·经典的二值化处理算法 | 第36-37页 |
·本文提出的一种新的自动阈值图象分割方法 | 第37-39页 |
·实验分析及结论 | 第39-40页 |
·经典边缘检测算法有效性考察 | 第40-48页 |
·边缘检测中常用的方法 | 第41-44页 |
·经典边缘检测算法 | 第44-46页 |
·几种边缘检测算法原理上的比较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针尖轮廓提取及曲线拟合 | 第48-51页 |
·hough变换概述 | 第48-51页 |
·本系统中用到的检测方法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输液针图象处理软件原型系统功能实现 | 第52-63页 |
·软件原型系统主流程 | 第52-55页 |
·设计CDib类 | 第53-54页 |
·文件操作功能实现 | 第54页 |
·系统中用到的鼠标处理过程 | 第54页 |
·撤消功能实现 | 第54-55页 |
·图象预处理功能实现 | 第55-58页 |
·卷积算法 | 第55-57页 |
·低通滤波器:图象平滑与模糊 | 第57页 |
·高通滤波器:图象锐化与清晰 | 第57-58页 |
·图象的直方图均衡化化 | 第58页 |
·输液针图象处理功能实现 | 第58-61页 |
·输液针图象的二值化过程 | 第59页 |
·获取针尖外轮廓曲线 | 第59-61页 |
·人工调整 | 第61页 |
·整个一次性输液针图象处理过程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输液针图象处理结果讨论 | 第63-68页 |
·针尖图象各个位置下的检测角度 | 第63-67页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不足之处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