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石膏的特性与用途 | 第10-13页 |
1.1.1 石膏的多相性 | 第10-11页 |
1.1.2 石膏的优良使用性能 | 第11-12页 |
1.1.3 石膏的环保效应 | 第12页 |
1.1.4 石膏材料的缺点 | 第12-13页 |
1.2 化工石膏概况及其综合利用 | 第13页 |
1.3 石膏粉煤灰胶结材 | 第13-16页 |
1.3.1 脱硫石膏的来源与特性 | 第14-15页 |
1.3.2 粉煤灰 | 第15页 |
1.3.3 石膏粉煤灰胶结材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十五”建材和墙材规划与石膏制品 | 第16-18页 |
1.4.1 我国石膏制品的发展机遇 | 第17页 |
1.4.2 我国石膏砌块生产以及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 第18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1 原材料 | 第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2.2.1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 第19页 |
2.2.2 热养护 | 第19-20页 |
2.2.3 体积变化 | 第20页 |
2.3 粒度分析 | 第20页 |
2.4 偏光显微镜观察 | 第20-21页 |
3 石膏粉煤灰胶结材 | 第21-37页 |
3.1 石膏粉煤灰的工作性 | 第21-22页 |
3.1.1 基础配方的确定 | 第21-22页 |
3.1.2 粉煤灰掺量对流动性的影响 | 第22页 |
3.2 外加剂 | 第22-26页 |
3.3.1 外加剂的选择 | 第22-23页 |
3.2.2 部分外加剂试验 | 第23-24页 |
3.2.3 泛霜现象 | 第24-26页 |
3.3 石膏粉煤灰硬化体的性能 | 第26-36页 |
3.3.1 粉煤灰掺量对强度、体积变化的影响 | 第26-29页 |
3.3.2 碱掺量对强度、体积变化的影响 | 第29-32页 |
3.3.3 养护制度对强度、体积变化的影响 | 第32-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4 石膏粉煤灰胶结材的水化机理探讨 | 第37-53页 |
4.1 简述 | 第37页 |
4.2 石膏粉煤灰胶结材的水化机理 | 第37-40页 |
4.2.1 二水石膏粉煤灰的水化机理 | 第37-38页 |
4.2.2 半水石膏粉煤灰的水化 | 第38-39页 |
4.2.3 石膏粉煤灰水化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4.3 试验 | 第40-48页 |
4.3.1 石膏粉煤灰胶结材的水化过程设计 | 第40-41页 |
4.3.2 不同生产工艺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3 不同熟料、Ca(OH)2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 第42-45页 |
4.3.4 适当的养护制度 | 第45-46页 |
4.3.5 干湿循环处理 | 第46-48页 |
4.4 石膏粉煤灰硬化体的性能 | 第48-52页 |
4.4.1 石膏粉煤灰硬化体的强度 | 第48页 |
4.4.2 石膏粉煤灰硬化体的体积变化 | 第48-52页 |
4.5 小结 | 第52-53页 |
5 高精度、多功能石膏砌块与关键设备的研制 | 第53-57页 |
5.1 高精度、多功能石膏砌块的构造 | 第53-54页 |
5.2 高精度、多功能石膏砌块的主要特点 | 第54-55页 |
5.3 高精度、多功能石膏砌块技术参数与产品规格 | 第55页 |
5.4 生产工艺的确定 | 第55-56页 |
5.5 关键设备的研制 | 第56-57页 |
6 石膏粉煤灰制品的初试与产品性能 | 第57-60页 |
6.1 制品的试生产 | 第57页 |
6.2 制品的性能 | 第57-58页 |
6.2.1 外加剂的影响 | 第57页 |
6.2.2 轻骨料的作用 | 第57页 |
6.2.3 纤维的作用 | 第57页 |
6.2.4 直接掺入水泥的隐患 | 第57-58页 |
6.3 建筑物理性能实验 | 第58页 |
6.3.1 隔声性能实验 | 第58页 |
6.3.2 外墙传热系数实验 | 第58页 |
6.4 放射卫生检验 | 第58-59页 |
6.5 小结 | 第59-60页 |
7 石膏粉煤灰砌块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60-62页 |
7.1 投资总额: | 第60页 |
7.2 产品成本及利润分析 | 第60-61页 |
7.2.1 产品成本分析 | 第60页 |
7.2.2 预期利润: | 第60-61页 |
7.3 盈亏平衡分析 | 第61页 |
7.4 几种常见墙体材料的技术经济比较 | 第61-62页 |
8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