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GPS/GSM车辆监控系统概述 | 第1-15页 |
1.1 GPS/GSM定位系统的发展史 | 第10页 |
1.2 GPS/GSM相对于其它导航系统的特点 | 第10-11页 |
1.3 GPS/GSM车辆监控系统技术的组成 | 第11-15页 |
1.3.1 GPS定位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 | 第11-14页 |
1.3.2 GSM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mobile) | 第14页 |
1.3.3 GIS地理信息系系统(Geographicai Information System) | 第14页 |
1.3.4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5-21页 |
2.1 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15-16页 |
2.2 系统的构成和原理 | 第16-17页 |
2.2.1 系统构成 | 第16-17页 |
2.2.2 基本原理 | 第17页 |
2.3 系统功能 | 第17-21页 |
2.3.1 车载单元的主要功能 | 第17-19页 |
2.3.2 调度中心的主要功能 | 第19-20页 |
2.3.3 监控分中心(或远程用户端)的主要功能 | 第20页 |
2.3.4 电子地图及图形显示功能 | 第20页 |
2.3.5 网络及数据库功能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规划 | 第21-38页 |
3.1 智能车载终端 | 第21-23页 |
3.1.1 结构 | 第21-22页 |
3.1.2 功能 | 第22-23页 |
3.2 通信系统 | 第23-28页 |
3.2.1 多种通信平台比较 | 第23页 |
3.2.2 短消息服务(SMS)的特点 | 第23-24页 |
3.2.3 构建方案 | 第24页 |
3.2.4 无线系统的容量 | 第24-25页 |
3.2.5 话务量的计算 | 第25-26页 |
3.2.6 无线话音信道估算 | 第26页 |
3.2.7 控制信道数的计算 | 第26-28页 |
3.2.8 无线系统的容量估算 | 第28页 |
3.3 监控中心 | 第28-34页 |
3.3.1 网络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3.3.2 监控中心网络拓朴结构 | 第31-32页 |
3.3.3 专用服务中心(分中心或远程用户端) | 第32页 |
3.3.4 信息增值服务 | 第32-34页 |
3.4 应用软件设计 | 第34-38页 |
3.4.1 总体功能 | 第34页 |
3.4.2 GIS功能 | 第34-35页 |
3.4.3 系统管理功能 | 第35-36页 |
3.4.4 业务功能 | 第36-37页 |
3.4.5 系统集成功能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车载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41页 |
4.1 MCS-51原理概述 | 第38页 |
4.2 车载单元原理 | 第38-40页 |
4.3 车载系统主要硬件组成 | 第40页 |
4.4 车载的运行简述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分析 | 第41-46页 |
5.1 基于分布计算的GPS/GSM车辆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41-42页 |
5.1.1 系统背景介绍 | 第41-42页 |
5.1.2 技术及需求分析 | 第42页 |
5.2 监控中心系统软件功能的分析 | 第42-46页 |
5.2.1 地图终端软件的分析 | 第42-44页 |
5.2.2 通信终端软件的分析 | 第44-45页 |
5.2.3 监控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第45-46页 |
第六章 GPS/GSM监控中心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46-66页 |
6.1 数据库管理理论基础 | 第46-50页 |
6.1.1 数据库的发展 | 第46-47页 |
6.1.2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47-48页 |
6.1.3 综合前两项技术形成现在很实用客户╱服务器应用模式 | 第48-50页 |
6.2 系统设计总述 | 第50-51页 |
6.3 地图显示终端的模块设计 | 第51-60页 |
6.4 通信终端软件的设计 | 第60-63页 |
6.5 监控系统软件的安装和运行 | 第63页 |
6.6 系统分析 | 第63-65页 |
6.6.1 系统的优点 | 第63-65页 |
6.6.2 系统的不足 | 第65页 |
6.7系统指标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系统展望 | 第66-68页 |
7.1 国内外动态 | 第66-67页 |
7.2 应用前景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