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页 |
1 成渝经济带的现状 | 第9-10页 |
1.1 成渝经济带概况 | 第9页 |
1.2 成渝经济带发展水平 | 第9-10页 |
2 现阶段成渝经济带发展的主要障碍 | 第10-13页 |
2.1 川渝总体发展战略的变迁对成渝经济带发展的淡化 | 第10-11页 |
2.2 协调难度加大、统一市场难以建立 | 第11页 |
2.3 产业结构的趋同 | 第11-12页 |
2.4 有效的劳动地域分工难以实现 | 第12-13页 |
2.5 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 第13页 |
3 成渝经济带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13-21页 |
3.1 成渝经济带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 第13-16页 |
3.1.1 率先发展,推进西进战略 | 第13-14页 |
3.1.2 建设好长江经济带,确保我国经济在本世纪持续增长的需要 | 第14页 |
3.1.3 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 | 第14-15页 |
3.1.4 成渝经济带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 | 第15-16页 |
3.2 成渝经济带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 第16-21页 |
3.2.1 经济带的自身发展规律 | 第16-17页 |
3.2.2 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 | 第17-18页 |
3.2.3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 第18页 |
3.2.4 重庆直辖与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 第18页 |
3.2.5 成渝经济带自身具有的优势条件 | 第18-19页 |
3.2.6 成渝经济带各地区间的密切联系 | 第19-21页 |
4 成渝经济带整合与协调发展的推动力量和途径 | 第21-30页 |
4.1 成渝经济带整合与协调发展的推动力量 | 第21页 |
4.2 成渝经济带整合与协调发展的途径 | 第21-30页 |
4.2.1 建立权威性的协调机构,编制经济带发展规划 | 第21-22页 |
4.2.2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第22-23页 |
4.2.3 建立统一市场 | 第23-24页 |
4.2.4 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 | 第24页 |
4.2.5 以企业协作、联合的形式强化经济联系 | 第24-25页 |
4.2.6 成渝经济带产业整合 | 第25-28页 |
4.2.7 成渝经济带主要城市整合 | 第28-30页 |
5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