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中文关键词> | 第2页 |
引 言 | 第2页 |
一、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观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脉络 | 第2-5页 |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论述 | 第2-3页 |
2. 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论述 | 第3页 |
3.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论述 | 第3-4页 |
4.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观的历史脉络 | 第4-5页 |
二、 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观 | 第5-7页 |
1.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中,我们必须加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建设 | 第5-6页 |
2. 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 第6-7页 |
3. 刘少奇认为新时期仍需坚持党的统一路线 | 第7页 |
三、 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观 | 第7-11页 |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 | 第8-9页 |
2. 刘少奇提出联合私人资本主义以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 第9-10页 |
3. 发展小农经济私有生产积极性,建立合作社,引导小农经济向集体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力提高 | 第10-11页 |
4. 刘少奇坚持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中既反“左”又反右 | 第11页 |
四、 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观 | 第11-14页 |
1. 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全国人民,树立马列主义在全国的指导地位 | 第12页 |
2. 新民主主义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建设 | 第12-13页 |
3. 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以及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 | 第13-14页 |
五、 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观 | 第14-16页 |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社会,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 第14页 |
2.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方式、步骤和时间 | 第14-16页 |
3. 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的主张 | 第16页 |
六、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观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思想的比较以及对今天的启迪 | 第16-20页 |
1. 刘少奇与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共同观点 | 第17页 |
2. 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构想特色 | 第17-18页 |
3. 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 第18-20页 |
<英文摘要> | 第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