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第12-16页 |
·拉曼散射现象及原理 | 第12-13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现象 | 第13-14页 |
·SERS 的机理 | 第14-16页 |
·纳米技术与纳米颗粒 | 第16-22页 |
·纳米技术 | 第16-18页 |
·纳米颗粒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重要应用 | 第18-22页 |
·SERS 与纳米科技的结合 | 第22-26页 |
·新型的 SERS 活性基底 | 第23页 |
·基于纳米颗粒的 SERS 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 | 第26-28页 |
·油包水型微乳液法制备 Ag@ SiO_2 核壳型纳米颗粒 SERS 标记物 | 第27页 |
·一种新型的具有磁性且有夹心结构的 SERS 基质制备 | 第27页 |
·Ag@ SiO_2 核壳型纳米颗粒 SERS 标记物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第2章 油包水型反相微乳液方法制备 Ag@ SiO_2 核/壳纳米颗粒 SERS 标记物 | 第28-40页 |
·前言 | 第28-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核壳纳米颗粒 SERS 标记物的合成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Ag@ SiO_2 核/壳纳米颗粒 SERS 标记物的表征 | 第32-34页 |
·实验参数对颗粒形成的影响 | 第34-36页 |
·SERS 的考察 | 第36页 |
·银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染料种类的影响 | 第37-38页 |
·Ag@ SiO_2 核/壳纳米颗粒 SERS 标记物稳定性的考察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Fe_3O_4@ Ag@ TiO_2 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一种新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质 | 第40-49页 |
·前言 | 第40-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Fe_3O_4 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42页 |
·以四氧化三铁为核银为外壳的 Fe_3O_4@ Ag 颗粒的合成 | 第42页 |
·Fe_3O_4@ Ag@ TiO_2 纳米复合物的合成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TEM 表征 | 第43页 |
·颗粒的紫外表征 | 第43-45页 |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45页 |
·染料在 Fe_3O_4@ Ag@ TiO_2 纳米复合物上的 SERS 效应 | 第45-46页 |
·Fe_3O_4@ Ag@ TiO_2 纳米复合物的稳定性的考察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Ag@ SiO_2 纳米颗粒SERS 核酸探针用于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基因相关的 DNA 检测 | 第49-61页 |
·前言 | 第49-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过程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 第57-58页 |
·杂交反应 | 第58-59页 |
·碱基错配对照实验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Ag@ SiO_2 纳米颗粒SERS 免疫探针用于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 的检测 | 第61-71页 |
·前言 | 第61-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2-63页 |
·实验过程 | 第63-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0页 |
·纳米颗粒表面固定抗体量的影响 | 第66-68页 |
·选择性与免疫反应时间的考察 | 第68页 |
·Bradford 分析 | 第68页 |
·校正曲线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