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划分 | 第21-31页 |
·第一代互联网盈利模式 | 第22-24页 |
·第一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结构 | 第22-23页 |
·第一代互联网盈利的特点 | 第23-24页 |
·第一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局限性 | 第24页 |
·第二代互联网盈利模式 | 第24-29页 |
·第二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结构 | 第24-26页 |
·第二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的特点 | 第26-27页 |
·第二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局限性 | 第27-29页 |
·第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的诞生 | 第29-31页 |
第3章 第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产生的背景 | 第31-42页 |
·互联网技术环境的变化 | 第31-33页 |
·互联网的天平开始向知识创造者倾斜 | 第31-32页 |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第32页 |
·互联网从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发展的趋势 | 第32页 |
·内容表现形式从文字图片向视音频扩大的趋势 | 第32-33页 |
·互联网用户环境的变化 | 第33-39页 |
·从被动接受信息向主动选择与组合信息发展 | 第34-35页 |
·从“集中式”消费向“分散式”消费发展 | 第35-36页 |
·信息消费的社会性增强 | 第36-37页 |
·从单一信息消费诉求向多元化诉求发展 | 第37-39页 |
·网络经济的新特征的出现 | 第39-42页 |
·网络经济呈现服务关系 | 第39页 |
·同一网络空间中参与交易的系统成员越多越好 | 第39-40页 |
·网络空间中个体身份具有多重性 | 第40-42页 |
第4章 第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的构成 | 第42-57页 |
·第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结构及特点 | 第43-45页 |
·第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要素分析 | 第45-57页 |
·利润点分析 | 第46-48页 |
·利润对象分析 | 第48-50页 |
·利润源分析 | 第50-51页 |
·利润杠杆分析 | 第51-52页 |
·利润屏障分析 | 第52-57页 |
第5章 第三代互联网盈利模式的生成条件 | 第57-63页 |
·界定和锁定利润对象 | 第57页 |
·打造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利润点 | 第57-59页 |
·关注用户贡献内容 | 第59-60页 |
·用户的利己需求 | 第59页 |
·用户自我价值感的需求 | 第59页 |
·用户影响他人的需求 | 第59-60页 |
·用户归属感的需求 | 第60页 |
·互惠和共享 | 第60页 |
·通过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60-62页 |
·关注特定线上空间个体之间关系的建立 | 第62页 |
·建立牢固的利润屏障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