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 | 第9-11页 |
·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1-13页 |
·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的研究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 | 第16-17页 |
·区域经济差异 | 第16-17页 |
·本研究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 | 第17页 |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 | 第17-25页 |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18-22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及演变分析 | 第26-34页 |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特征 | 第26-28页 |
·经济总量与增长速度的差异 | 第26页 |
·经济结构的差异 | 第26-27页 |
·外向型经济的差异 | 第27-28页 |
·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分析 | 第28-32页 |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指标 | 第28页 |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 | 第28-29页 |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 | 第29-31页 |
·江苏省与全国区域发展差异演变的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威廉姆逊倒“U”型假说的检验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综合比较分析 | 第34-49页 |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7页 |
·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 第34-35页 |
·构建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5-36页 |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37页 |
·主成份分析的计算步骤 | 第37-39页 |
·江苏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的测算 | 第39-46页 |
·江苏省区域经济综合水平差异的主成份分析 | 第39-45页 |
·江苏省区域经济综合水平差异的聚类分析 | 第45-46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62页 |
·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9-53页 |
·发展策略因素 | 第49-50页 |
·产业结构因素 | 第50-51页 |
·开放度因素 | 第51页 |
·市场发育因素 | 第51-52页 |
·自然区位因素 | 第52-53页 |
·Panel Data 模型及其设定 | 第53-55页 |
·Panel Data 模型的基本形式 | 第53-55页 |
·Panel Data 模型形式的设定 | 第55页 |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5-60页 |
·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 第55-57页 |
·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增长差异模型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2-68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缓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措施 | 第63-68页 |
·整合区域策略,加快实施“四项转移” | 第63-64页 |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 第64-65页 |
·加大开放度,加快完善苏北体制 | 第65-66页 |
·加快市场化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 第66页 |
·重审区位优势,加快苏中,带动苏北发展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