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琥珀酸概述 | 第9-13页 |
·琥珀酸的理化性质 | 第9页 |
·琥珀酸用途和市场概况 | 第9-10页 |
·国内外琥珀酸生产技术现状 | 第10-13页 |
·菌种选育技术 | 第13-14页 |
·自然选育 | 第13页 |
·诱变育种 | 第13页 |
·杂交育种 | 第13-14页 |
·代谢控制育种 | 第14页 |
·基因工程育种 | 第14页 |
·基因组改组技术 | 第14-16页 |
·基因组改组的原理 | 第14-15页 |
·基因组改组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的优点 | 第15-16页 |
·应用基因组改组进行菌种性能改进的实例 | 第16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琥珀酸放线杆菌耐高浓度钠离子菌株的诱变育种 | 第19-29页 |
·前言 | 第1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仪器设备 | 第20页 |
·出发菌株(亲株) | 第20页 |
·培养基与培养方法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种子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2页 |
·氯化钠浓度对亲株SW0580 发酵生产琥珀酸的影响 | 第22-23页 |
·筛选平板的确定 | 第23页 |
·X-射线诱变 | 第23-25页 |
·紫外线诱变 | 第25-26页 |
·EMS 诱变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因组改组方法选育高产耐钠菌株 | 第29-44页 |
·前言 | 第2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2页 |
·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菌种 | 第30页 |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 第30-31页 |
·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研究 | 第32-35页 |
·原生质体灭活标记条件研究 | 第35-36页 |
·原生质体融合条件研究 | 第36-38页 |
·基因组改组与融合子的筛选 | 第38-40页 |
·各轮改组中获得的突变株发酵试验 | 第40-41页 |
·突变株F3-10 稳定性试验 | 第41-42页 |
·突变株F3-10 在5 L 发酵罐中发酵试验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突变株发酵性能的初步研究 | 第44-49页 |
·前言 | 第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主要试剂与原料 | 第4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4页 |
·菌种 | 第44-45页 |
·培养基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5 L 发酵罐中不同碳源分批发酵生产琥珀酸 | 第45-46页 |
·发酵罐培养基中不添加酵母膏发酵生产琥珀酸 | 第46-47页 |
·发酵罐中玉米浆浓度对发酵产琥珀酸的影响 | 第47页 |
·25 L 发酵罐中放大试验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