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野生稻论文

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前言第9-28页
   ·野生稻的概述第9-13页
     ·中国野生稻的分类第10页
     ·野生稻的地理分布第10-11页
     ·普通野生稻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第11-13页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13-18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第13页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3-18页
   ·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第18-21页
     ·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8-20页
     ·野生稻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第20-21页
   ·植物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第21-26页
     ·核心种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第21-22页
     ·核心种质构建的步骤及方法第22-25页
     ·核心种质的评价和检验第25-26页
   ·我国野生稻濒危状况和保护现状第26-28页
     ·我国野生稻的濒危状况第26页
     ·保护生物学研究第26-28页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35页
   ·供试材料第28-30页
     ·广西普通野生稻第28-30页
     ·栽培稻品种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5页
     ·主要仪器设备及及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0-32页
     ·DNA的提取及检测第32-33页
     ·SSR引物来源第33页
     ·PCR扩增及扩增结果的检测第33-35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5页
     ·数据统计第35页
     ·遗传多样性数据分析第35页
     ·聚类分析第35页
3 结果分析第35-47页
   ·普通野生稻SSR遗传多样性第35-37页
   ·普通野生稻居群间遗传多样性第37-40页
     ·普通野生稻居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7-38页
     ·普通野生稻Nei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第38-39页
     ·普通野生稻居群间的聚类分析第39-40页
   ·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第40-42页
   ·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构建研究第42-47页
     ·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第42-43页
     ·核心种质构建的结果分析第43-47页
4 讨论第47-52页
   ·普通野生稻SSR遗传多样性第47页
   ·SSR引物的选择和数量的关系第47-48页
   ·广西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第48-49页
   ·广西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遗传多样性比较第49页
   ·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的遗传特性第49-50页
   ·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第50-51页
   ·广西普通野生稻保护策略探讨第51-52页
5 结论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7页
附录A第67-69页
附录B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雄蕊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不亲和性与种质创新研究
下一篇: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30(t)分子标记定位和抗病虫基因聚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