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晚古生代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5-11页 |
|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5-9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 ·资料来源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1-15页 |
| ·地理位置 | 第11页 |
| ·地貌与地质特征 | 第11-12页 |
|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区矿产种类及分布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与成矿 | 第15-50页 |
| ·研究区地层 | 第15-18页 |
| ·泥盆系 | 第15页 |
| ·石炭系 | 第15-17页 |
| ·二叠系 | 第17-18页 |
| ·褶皱与断裂 | 第18-20页 |
| ·岩浆岩 | 第20-22页 |
| ·侵入岩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 | 第22-30页 |
| ·侵入岩组合与时空分布特征 | 第22-24页 |
| ·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 第24-29页 |
| ·微量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 第29-30页 |
| ·火山岩特征与构造环境分析 | 第30-47页 |
| ·火山岩分布特征 | 第30-33页 |
| ·火山岩岩石组合特征 | 第33-35页 |
| ·火山岩成岩的构造环境 | 第35-41页 |
| ·构造单元构造应力环境分析 | 第41-47页 |
| ·岩浆岩与成矿 | 第47-50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0-53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论文中存在的不足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附录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