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桦褐孔菌诱变菌株的同工酶及RAPD标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前言第9-18页
 1 桦褐孔菌研究概况第9-11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6页
 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试验材料第18页
   ·试验方法第18-22页
     ·紫外线照射诱变试验第18页
     ·~(60)Co-γ辐照诱变试验第18-19页
     ·桦褐孔菌原菌株及诱变菌株过氧化物同工酶试验第19-20页
     ·桦褐孔菌原菌株及诱变菌株的RAPD分析第20-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34页
   ·紫外线照射对桦褐孔菌菌丝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第22-24页
     ·紫外线照射次数对桦褐孔菌菌丝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第22-23页
     ·紫外线照射时间对桦褐孔菌菌丝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第23-24页
   ·~(60)Co-γ不同辐照剂量、剂量率对桦褐孔菌菌丝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第24-27页
   ·桦褐孔菌原菌株及诱变菌株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第27-30页
     ·桦褐孔菌原菌株及诱变菌株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分析第27-29页
     ·桦褐孔菌原菌株及诱变菌株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第29-30页
   ·桦褐孔菌原菌株及诱变菌株RAPD分析第30-34页
     ·桦褐孔菌原菌株及诱变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质量及产率第30-31页
     ·桦褐孔菌原菌株及诱变菌株RAPD随机引物扩增图谱分析第31-32页
     ·桦褐孔菌原菌株及诱变菌株间的遗传关系分析第32-34页
3 讨论第34-37页
   ·诱变育种在食药用菌中的应用第34-35页
   ·同工酶在食药用菌菌株鉴定中的应用第35页
   ·RAPD技术在食药用菌菌株鉴定中的应用第35-37页
4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致谢第42-43页
附录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白山区东北刺人参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及组织培养的研究
下一篇:野生大豆生物学特性、芽期耐盐性测定及亲缘关系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