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10页 |
绪论 | 第10-31页 |
(一) 研究源起 | 第10-12页 |
(二) 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12-16页 |
1、研究视角 | 第12-14页 |
2、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三)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四)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23-28页 |
(五)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价值 | 第28-31页 |
1、可能的学理性创新与价值 | 第28-29页 |
2、现实价值 | 第29-31页 |
一、西方保守主义的核心要素与历史演进 | 第31-60页 |
(一) “保守”考辨:从“CONSERVATIVE”到“CONSERVATISM” | 第31-34页 |
1、语言学意义探析 | 第31-33页 |
2、保守:对自由的反应与修正 | 第33-34页 |
(二) 基础五维: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核心 | 第34-43页 |
1、宗教之维:基督教原罪观念对人类的约束 | 第34-35页 |
2、人性之维:人类本性的固定性 | 第35-37页 |
3、伦理之维:道德律令的客观存在 | 第37-38页 |
4、社会之维:权威与精英的必要 | 第38-40页 |
5、制度之维:对私人财产的捍卫 | 第40-43页 |
(三) 西方古典保守主义传统考辨 | 第43-60页 |
1、秩序与权威的必要:保守主义的前伯克渊源 | 第43-49页 |
2、历史本身就是一种理性:埃德蒙·伯克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 | 第49-51页 |
3、解构的保守:维特根斯坦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 | 第51-54页 |
4、反对“理性的误用”:奥克肖特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 | 第54-56页 |
5、从康德到黑格尔:罗杰·斯克拉顿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 | 第56-58页 |
6、保守主义的内部分野 | 第58-60页 |
二、传统、秩序与美德: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核心 | 第60-93页 |
(一) 当代西方社会的缺陷与自由主义民主政治的危机:保守主义复兴的社会政治环境 | 第60-71页 |
1、原子式个体主义的畸变:本体论的缺陷与“自主”的悖论 | 第60-63页 |
2、官僚制度与组织扩张 | 第63-65页 |
3、公共领域市场化与权力逻辑经济化 | 第65-66页 |
4、功利主义发展到极限与共同善的缺失 | 第66-71页 |
(二) 自由主义语境与保守主义语境竞争下的民主 | 第71-75页 |
1、现代政治中的“民主” | 第71-73页 |
2、自由主义民主与保守主义民主的互动 | 第73-75页 |
(三) 保守主义民主对自由主义民主的修正与补充 | 第75-93页 |
1、传统与秩序:公共空间的重建基础 | 第75-81页 |
2、在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之间:保守主义视野中的“善” | 第81-93页 |
三、民主政治精英化: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理性底线与实现途径.. | 第93-118页 |
(一) 启蒙运动的碎片:伴随黑暗的光明 | 第93-97页 |
(二) 质疑“参与民主”:保守主义民主的诉求 | 第97-105页 |
(三) 精英民主:保守主义公共理性的极限 | 第105-118页 |
1、谱系与传承:精英民主的发展 | 第105-110页 |
2、精英民主的特征与内容 | 第110-118页 |
四、有序自由: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价值实现与现实约束 | 第118-142页 |
(一) 社会有机体: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基本前提 | 第118-124页 |
(二) 超越“消极”与“积极”的两分: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有序 自由”的进路 | 第124-130页 |
(三) 制度保障与可能侵犯:国家在保守主义民主维护中的作用 | 第130-142页 |
1、回到前现代:从斯特劳斯与施密特的论争看古典保守主义民主的伦理基础 | 第130-134页 |
2、宪政共识: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当代制度前提与伦理基础 | 第134-136页 |
3、德性不及与国家行动的范围:当代保守主义者对福利国家的批判 | 第136-142页 |
五、“国际民主”:新保守主义“民主国际化”诉求的政治学分析 | 第142-171页 |
(一) 新保守主义:保守主义在美国当代的复兴与偏离 | 第142-155页 |
1、新保守主义的发展 | 第142-143页 |
2、新保守主义的知识来源 | 第143-146页 |
3、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内容 | 第146-149页 |
4、小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政策 | 第149-152页 |
5、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对抗:欧美主导政治思想的博弈 | 第152-155页 |
(二) 新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政治哲学基础 | 第155-166页 |
1、民主和平论 | 第155-158页 |
2、赫尔德“世界主义民主”理论 | 第158-160页 |
3、全球正义:民主输出的伦理支持 | 第160-162页 |
4、亨廷顿的权威民主观与文明冲突论 | 第162-166页 |
(三) “民主国际化”:新保守主义的“民主输出” | 第166-171页 |
1、从“新里根主义”到“新帝国主义” | 第166-167页 |
2、小布什政府的“民主输出” | 第167-171页 |
六、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评价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第171-199页 |
(一) 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的评价 | 第171-179页 |
1、保守主义民主是自由主义民主主导下西方社会的缓冲阀 | 第171-173页 |
2、新保守主义民主对美国害大于利 | 第173-175页 |
3、精英民主容易导致公民的政治冷漠 | 第175-176页 |
4、误读与误用:从西方保守主义立场评价中国文化保守主义 | 第176-179页 |
(二) 现代性语境下的保守主义民主未来进路的探索 | 第179-185页 |
1、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重新定义 | 第179-182页 |
2、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保守主义民主 | 第182-185页 |
(三) 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第185-199页 |
1、在当代中国依然要重视传统与秩序 | 第185-188页 |
2、共同体与有机社会观念对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的作用 | 第188-190页 |
3. 合理认识“理性”的作用与限度 | 第190-192页 |
4、对精英民主与精英政治的弊端要保持警惕 | 第192-194页 |
5、从传统与变革的关系看当代中国的文化抉择 | 第194-199页 |
结语 | 第199-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学术成果 | 第212-213页 |
论文摘要 | 第213-218页 |
ABSTRACT | 第218-223页 |
后记 | 第223-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