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蚁群算法的聚类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引言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未来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数据挖掘概述 | 第17-27页 |
·数据挖掘的概念 | 第17-18页 |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第18-19页 |
·数据仓库的定义 | 第18页 |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 | 第18-19页 |
·数据挖掘的发现模式 | 第19-22页 |
·广义模式 | 第19-20页 |
·关联模式 | 第20页 |
·序列模式 | 第20-21页 |
·分类模式 | 第21页 |
·聚类模式 | 第21-22页 |
·预测模式 | 第22页 |
·偏差模式 | 第22页 |
·数据挖掘的方法 | 第22-24页 |
·关联规则挖掘 | 第22-23页 |
·神经网络方法 | 第23页 |
·决策树方法 | 第23-24页 |
·遗传算法 | 第24页 |
·粗糙集方法 | 第24页 |
·基于事例的推理方法 | 第24页 |
·数据挖掘的应用 | 第24-27页 |
·在零售业/市场营销方面 | 第25页 |
·加工制造 | 第25页 |
·金融服务/信用卡 | 第25-26页 |
·在过程控制/质量监督保证方面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聚类分析 | 第27-36页 |
·聚类分析的定义 | 第27-29页 |
·聚类分析中的数据类型 | 第29-32页 |
·数据矩阵 | 第29页 |
·相似性矩阵 | 第29-30页 |
·区间标度变量 | 第30-31页 |
·相似性度量 | 第31-32页 |
·聚类分析中的主要算法 | 第32-34页 |
·分裂法 | 第32页 |
·层次聚类法 | 第32-33页 |
·基于密度的方法 | 第33页 |
·基于网格的方法 | 第33-34页 |
·基于模型的方法 | 第34页 |
·聚类分析的度量标准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蚁群算法 | 第36-55页 |
·群体智能 | 第36-38页 |
·群体智能的定义 | 第36-37页 |
·蚁群算法的提出 | 第37-38页 |
·蚁群算法 | 第38-45页 |
·基本蚁群算法的机制原理 | 第38-39页 |
·基本蚁群算法的模型特征 | 第39-43页 |
·基本蚁群算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 第43-44页 |
·蚁群算法的改进模式 | 第44-45页 |
·提高性能的改进蚁群算法 | 第45-54页 |
·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融合 | 第45-49页 |
·改进的基于交叉变异操作的蚁群算法 | 第49-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提高性能的蚁群聚类组合算法 | 第55-72页 |
·改进的基本蚁群聚类方法 | 第55-61页 |
·基本蚁群聚类模型 | 第55页 |
·改进的基本蚁群聚类算法(ILF 算法) | 第55-61页 |
·改进的基于信息素的K-MEANS 算法 | 第61-67页 |
·K-means 算法 | 第61-63页 |
·改进的基于信息素的K-means 算法 | 第63-66页 |
·两种算法的比较分析 | 第66-67页 |
·基于两种改进蚁群算法的聚类组合算法 | 第67-71页 |
·算法思想 | 第67-69页 |
·算法主流程图 | 第69页 |
·算法流程描述 | 第69-71页 |
·提高性能的组合算法性能分析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测试性能与评价 | 第72-80页 |
·测试数据集 | 第72页 |
·性能评价 | 第72-73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客户行为中的聚类分析 | 第75-78页 |
·客户行为分析 | 第75-76页 |
·实验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