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史学综论--以《容斋随笔》为中心的考察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容斋随笔》与洪迈的史学 | 第13-19页 |
1、洪迈的生平与著作 | 第13-15页 |
2、洪迈的史家本色与《容斋随笔》中的史学内容 | 第15-19页 |
二、《容斋随笔》所反映的借鉴史观与评价面向 | 第19-30页 |
1、史学自觉时代的通鉴意识 | 第19-23页 |
2、理学的取鉴标准 | 第23-25页 |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的评价面向 | 第25-27页 |
4、注重人物风节的"潜德幽光"说 | 第27-30页 |
三、《容斋随笔》对史书义例的若干批评 | 第30-37页 |
1、修史之难的探讨 | 第30-32页 |
2、官修史书之弊的批评 | 第32-33页 |
3、据事直书,反对任情褒贬的信史观 | 第33-35页 |
4、举宏纲存大体的义例观 | 第35-37页 |
四、《容斋随笔》对多种非正统史料的辩证看法 | 第37-54页 |
1、野史、家史的甄别 | 第37-42页 |
2、简牍文书史料的应用 | 第42-45页 |
3、小说的补史作用 | 第45-49页 |
4、以诗证史 | 第49-52页 |
5、金石史料的采择和利用 | 第52-54页 |
五、《容斋随笔》中的史料校勘、辨伪与考证 | 第54-67页 |
1、史料校勘 | 第54-56页 |
2、史料辨伪 | 第56-61页 |
3、史料考证 | 第61-67页 |
六、《容斋随笔》之论史注与历史叙述 | 第67-73页 |
1、关于注释学 | 第67-69页 |
2、关于历史叙述 | 第69-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