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词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综述 | 第11-23页 |
1 鸡新城疫病防制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概述 | 第11-15页 |
·病原及其一般特性 | 第11-12页 |
·NDV的复制与致病机理 | 第12-13页 |
·流行病学 | 第13页 |
·临床症状 | 第13-14页 |
·病理变化 | 第14-15页 |
·目前我国新城疫发生的一些新特点 | 第15-17页 |
·病毒的致病性增强 | 第15-16页 |
·病毒的基因型改变 | 第16页 |
·抗原性和血清型仍相同 | 第16页 |
·易感年龄和临床症状的变化 | 第16-17页 |
·新城疫的防制 | 第17页 |
2 中草药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 第17-22页 |
·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理研究 | 第18-21页 |
·抗病毒作用 | 第18-19页 |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第19-21页 |
·中草药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毒理研究 | 第21-22页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试验一 "禽康散"体外抗NDV试验 | 第23-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中草药药液的提取 | 第23页 |
·病毒抗体效价测定 | 第23页 |
·复方中药"禽康散"体外抗病毒试验 | 第23-24页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4-25页 |
·F48E9效价的测定 | 第24页 |
·复方中药"禽康散"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页 |
4 小结 | 第25-26页 |
试验二 "禽康散"对NDV人工感染鸡预防效果观察 | 第26-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试验动物 | 第26页 |
·试验药品 | 第26页 |
·试验仪器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试验时间、地点 | 第27页 |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 第27-28页 |
·试验动物的分组及处理 | 第28页 |
·试验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46页 |
·"禽康散"对NDV人工感染鸡预防试验 | 第30-31页 |
·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 第31-34页 |
·胸腺指数 | 第31-32页 |
·法氏囊指数 | 第32-33页 |
·脾脏指数 | 第33-34页 |
·免疫复合花环(ICR)率及红细胞补体受体花环(C3bRR)率的变化 | 第34-37页 |
·红细胞补体受体花环(C3bRR)率 | 第34-36页 |
·免疫复合花环(ICR)率 | 第36-37页 |
·新城疫(ND)抗体滴度的变化 | 第37-38页 |
·试验前新城疫(ND)抗体滴度的检测 | 第37页 |
·"禽康散"对NDV人工感染鸡新城疫(ND)抗体滴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测定 | 第38-41页 |
·免疫球蛋白IgG的变化 | 第38-39页 |
·免疫球蛋白IgA的变化 | 第39-40页 |
·免疫球蛋白IgM的变化 | 第40-41页 |
·外周血液T细胞亚群的测定 | 第41-46页 |
·T细胞亚群CD3~+含量的变化 | 第41-43页 |
·T细胞亚群CD8~+含量的变化 | 第43-44页 |
·T细胞亚群CD4~+含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T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53页 |
·"禽康散"对NDV人工感染鸡的预防效果 | 第46页 |
·"禽康散"对NDV人工感染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46-48页 |
·"禽康散"对NDV人工感染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禽康散"对NDV人工感染鸡新城疫(ND)抗体滴度的影响 | 第49页 |
·"禽康散"对NDV人工感染鸡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影响 | 第49-50页 |
·"禽康散"对NDV人工感染鸡外周血液细胞亚群的影响 | 第50-52页 |
·"禽康散"抗新城疫病毒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