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引言 | 第5-8页 |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 第5-7页 |
一 国内方面 | 第5-6页 |
二 国外方面 | 第6-7页 |
第二节 本文章节结构 | 第7-8页 |
第一章《法苑珠林》、“感应缘”与“鬼” | 第8-12页 |
第一节 关于《法苑珠林》和《法苑珠林·感应缘》 | 第8-9页 |
第二节 关于《法苑珠林·感应缘》中的鬼 | 第9-12页 |
第二章《法苑珠林·感应缘》中有关鬼的记载 | 第12-32页 |
第一节《法苑珠林·感应缘》中鬼的来源 | 第12-16页 |
一 材料引用 | 第12-14页 |
二 编者自撰 | 第14-16页 |
第二节《法苑珠林·感应缘》中鬼的类型 | 第16-23页 |
一 简单言及 | 第16页 |
二 具体讲述 | 第16-23页 |
第三节《法苑珠林·感应缘》中鬼的性质 | 第23-24页 |
一 为恶之鬼 | 第23页 |
二 非恶之鬼 | 第23-24页 |
第四节 《法苑珠林·感应缘》中鬼的主题 | 第24-32页 |
一 言论方面 | 第24-25页 |
二 故事方面 | 第25-32页 |
第三章 《法苑珠林·感应缘》中的鬼与佛教的本土化 | 第32-38页 |
第一节 《法苑珠林》的编纂背景 | 第32-35页 |
第二节 《法苑珠林·感应缘》中的鬼与中国本土鬼之关系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 | 第43-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