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国外税收优惠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论文创新点与论文结构 | 第20-2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0-21页 |
·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1 企业自主创新与税收激励研究综述 | 第23-31页 |
·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 | 第24-26页 |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 第24页 |
·引进技术吸收再创新能力薄弱 | 第24-25页 |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 第25页 |
·人、财、物投入相对较低 | 第25-26页 |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 | 第26-28页 |
·在企业创新活动本身分析制约因素 | 第26-27页 |
·在现行制度方面分析制约因素 | 第27-28页 |
·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方式 | 第28-29页 |
·税收优惠的基本理论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2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理论分析 | 第31-40页 |
·税收激励政策介入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创新成果的公共品属性与税收激励政策的必要性 | 第31页 |
·创新活动的风险性与税收激励政策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税收激励政策替代效应分析 | 第32-33页 |
·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创新的模型推导 | 第33-34页 |
·税收激励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34-39页 |
·增值税税收激励政策实证分析 | 第34-37页 |
·所得税税收激励政策实证分析 | 第37-39页 |
·税收激励政策负面效应分析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3 当前税收激励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第40-50页 |
·我国促进企业创新税收激励政策归纳 | 第40-43页 |
·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激励政策 | 第40-42页 |
·工资薪金所得优惠 | 第42页 |
·支持高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42页 |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42-43页 |
·产学研之间联合的所得税优惠 | 第43页 |
·外国促进企业创新税收激励政策归纳 | 第43-46页 |
·所得税税收激励政策 | 第43-44页 |
·注重对创新活动事前的扶植和事后的扶持 | 第44-45页 |
·注重提高税收激励政策的效率 | 第45页 |
·采用消费型增值税 | 第45-46页 |
·我国促进企业创新税收激励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第46-49页 |
·税收激励环节不注重对企业的事前扶持 | 第46页 |
·税收激励政策缺少对人力资本支出的扶持 | 第46-47页 |
·所得税激励政策强度不够 | 第47页 |
·现有激励政策扭曲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公平竞争机制 | 第47-48页 |
·产学研之间缺少有效税收激励政策 | 第48页 |
·税收激励政策法律级次不高 | 第48页 |
·税收政策存在制度性缺陷 | 第48-49页 |
·现行税收激励政策进行纳税筹划空间过大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4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设计 | 第50-58页 |
·税收激励政策的设计原则 | 第50页 |
·税收激励政策的目标选择 | 第50-51页 |
·合理确定适用税收激励政策的纳税人范围 | 第51页 |
·税收激励政策设计思路 | 第51页 |
·税收激励政策实现模型设计及验证 | 第51-53页 |
·税收激励政策实现模型设计 | 第51-52页 |
·税收激励政策实现模型验证 | 第52-53页 |
·税收激励政策实现模型 | 第53-56页 |
·所得税激励政策设计 | 第53-54页 |
·个人所得税激励政策设计 | 第54-55页 |
·增值税激励政策设计 | 第55-56页 |
·营业税激励政策设计 | 第56页 |
·税收激励政策征收管理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5 完善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的建议 | 第58-64页 |
·进一步加强税收立法工作 | 第58-59页 |
·完善现有税收优惠政策 | 第59-60页 |
·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度 | 第60-61页 |
·发展国企合作的新型研发体系 | 第61页 |
·积极探讨新型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61-62页 |
·形成多种政策紧密配合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 第62页 |
·建立税收激励的管理宏观预算控制体系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