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肺系病证论文--哮喘论文

清肝泻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肝火犯肺型的临床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临床研究第8-18页
 一、资料与方法第8-13页
  (一) 诊断标准第8-9页
  (二) 试验病例标准第9-10页
  (三) 研究对象第10-11页
  (四) 治疗及观察方法第11-12页
  (五) 疗效评定标准第12-13页
  (六) 统计分析方法第13页
 二、研究成果第13-18页
  (一) 总体疗效比较第13页
  (二) 咳嗽症状减轻、消退及夜间停止时间比较第13-14页
  (三)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14页
  (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第14页
  (五) 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比较第14-15页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同时间段肺功能比较第15页
  (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支气管激发试验复常率比较第15-16页
  (八)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EOS 计数比较第16页
  (九)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 比较第16-17页
  (十) 安全性检测第17-18页
讨论第18-33页
 一、现代医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第18-20页
  (一) 发病机理第18-19页
  (二) 病理改变第19页
  (三) 治疗第19-20页
  (四) 防治现状和存在问题第20页
 二、祖国医学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第20-23页
  (一) 历代文献对咳嗽的认识第20-22页
  (二) 咳嗽之肝火犯肺证的历史源流第22-23页
  (三) 咳嗽之肝火犯肺证的病因病机认识第23页
 三、立法依据第23-25页
  (一) 肝肺病理生理密切相关第23-24页
  (二) 痰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第24-25页
  (三) 肝与痰的关系密切第25页
  (四) 咳因肝逆,治当清肝第25页
 四、方药分析第25-30页
  (一) 药物组成第25页
  (二) 方剂功效第25页
  (三) 组方分析第25-26页
  (四) 药物功效溯源第26-28页
  (五) 现代药理研究第28-30页
 五、疗效分析第30-32页
  (一) 临床疗效分析第30页
  (二) 对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第30-31页
  (三) 对肺功能的影响第31页
  (四)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第31-32页
 六、不良反应分析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8页
综述第38-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亚健康研究概述及疏肝清心法调治的理论探讨
下一篇:益肺止喘膏防治儿童哮喘复发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