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IEEE1394总线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本文的结构和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高速串行总线IEEE1394 | 第15-19页 |
·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协议分层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IEEE1394数据传输 | 第19-27页 |
·异步数据传输 | 第19-23页 |
·传输接口 | 第19-20页 |
·发送的实现 | 第20-22页 |
·接收的实现 | 第22-23页 |
·等时数据传输 | 第23-26页 |
·数据包格式 | 第23-24页 |
·发送的实现 | 第24-25页 |
·接收的实现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1394串行总线在以太网络中的应用 | 第27-53页 |
·IEEE-1394与IP的结合 | 第27-28页 |
·Linux网络核心层协议分析 | 第28-35页 |
·BSD socket和TCP层通信 | 第29-33页 |
·网络接口层通信 | 第33-35页 |
·基于IEEE1394串行总线的网络接口层的实现 | 第35-38页 |
·发送的实现 | 第36-37页 |
·接收的实现 | 第37-38页 |
·基于IEEE1394串行总线的异构多网卡Bonding的实现 | 第38-43页 |
·初始化过程 | 第39-40页 |
·发送数据的实现 | 第40-41页 |
·接收数据的实现 | 第41-43页 |
·监控机制 | 第43页 |
·测试与分析 | 第43-51页 |
·编译加载方法 | 第44-45页 |
·bonding配置方法 | 第45-46页 |
·测试方法 | 第46-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53页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