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职务犯罪秘密侦查体系建构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导言第9-10页
第一章 秘密侦查及我国的立法现状第10-21页
 一、秘密侦查的概念及分类第10-17页
  (一) 监控型秘密侦查第11-13页
  (二) 乔装欺骗型秘密侦查第13-17页
 二、我国秘密侦查的立法概况第17-19页
 三、我国现行秘密侦查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19-21页
第二章 秘密侦查的正当性追问第21-31页
 一、秘密侦查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权衡第21-25页
  (一) 秘密侦查可能对隐私权的侵犯第21-23页
  (二) 隐私权可以克减的根源: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对性第23-24页
  (三) 隐私权应当克减的理由:公共利益的优先性第24-25页
 二、秘密侦查与司法伦理的冲突第25-28页
  (一) 秘密侦查引发的司法伦理问题第25-26页
  (二) 犯罪危害性与侦查手段负面影响平衡的选择第26-27页
  (三) 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平衡的选择第27-28页
 三、秘密侦查与司法效益的实现第28-31页
  (一) 秘密侦查的积极主动性第28页
  (二) 秘密侦查的打击效益第28-29页
  (三) 秘密侦查的预防效益第29-31页
第三章 职务犯罪秘密侦查的必要性论证第31-39页
 一、职务犯罪的特殊危害性第31-32页
 二、职务犯罪侦查的特殊性第32-35页
  (一) 侦查主体的法定性第32页
  (二) 侦查对象的特殊性第32-33页
  (三) 侦查主客体双方矛盾的激烈对抗性第33页
  (四) 侦查模式由人到事的特定性第33-34页
  (五) 侦查线索来源的隐蔽性第34页
  (六) 侦查取证过程的复杂性第34-35页
 三、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必要选择第35-39页
  (一)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的现状第35-36页
  (二) 职务犯罪秘密侦查的可行性第36-39页
第四章 职务犯罪秘密侦查的立法规制第39-52页
 一、秘密侦查法制化的必要性第39-40页
 二、明确职务犯罪秘密侦查的实体标准第40-42页
  (一) 适用主体第40页
  (二) 适用种类第40-42页
  (三) 适用罪名第42页
 三、明确职务犯罪秘密侦查的程序要求第42-52页
  (一) 职务犯罪监听侦查第42-48页
  (二) 职务犯罪诱惑侦查第48-52页
第五章 职务犯罪秘密侦查信息情报系统建设第52-57页
 一、职务犯罪侦查信息情报的概念第52页
 二、当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信息情报工作的不足第52-54页
  (一) 整体上对信息情报工作重视不够,缺乏专门性的信息情报工作机构第52-53页
  (二) 侦查部门在办案中还存在坐等案件线索的状况第53页
  (三) 侦查部门在办案中收集信息情报效率不高第53-54页
 三、职务犯罪侦查信息情报系统建设构想第54-57页
  (一) 建立职务犯罪侦查线索信息情报库第54-55页
  (二) 建立职务犯罪侦查公共信息情报库第55-56页
  (三) 职务犯罪侦查信息情报系统的使用和管理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1-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侦查提起程序的第三条道路--我国“三步式”侦查制度之构建研究
下一篇:论刑事和解中的刑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