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丛枝菌根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几种酶活性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6页
 1 引言第14页
 2 有机污染土壤的AM修复第14-15页
 3 AM修复机理第15-17页
   ·AM促进植物吸收积累有机污染物第16页
   ·AMF影响根系分泌物,促进根围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的降解第16页
   ·AMF分泌酶降解有机污染物第16-17页
   ·促进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结合态残留,降低植物可利用性第17页
 4 土壤酶在AM修复中的作用第17-19页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6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参考文献第22-26页
第二章 AM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第26-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实验材料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27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27-28页
   ·土壤样品的PAHs分析回收率检测第28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8页
 2 结果与讨论第28-33页
   ·菲芘污染土壤中紫花苜蓿的菌根侵染率第28-29页
   ·AM对菲芘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第29-31页
   ·AM"作用下紫花苜蓿吸收积累对菲芘降解的贡献第31-32页
   ·讨论第32-33页
 3 小结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第三章 AM对PAHs污染土壤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第35-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实验材料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36-37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7-42页
   ·菲芘污染土壤中三叶草和黑麦草的菌根侵染率第37页
   ·AM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7-39页
   ·AM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AM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40-41页
   ·讨论第41-42页
 3 小结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第四章 AM菌丝对PAH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和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第44-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实验材料第44页
   ·实验方法第44-45页
   ·样品分析方法第45-46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46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AM菌丝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第46-47页
   ·AM菌丝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47-48页
   ·AM菌丝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AM菌丝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49页
   ·讨论第49-51页
 3 小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6页
 1 总结第53页
 2 创新点第53-54页
 3 不足之处第54页
 4 展望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残留形态及植物可利用性研究
下一篇:铜冶炼厂污染区域土壤重金属分布特性及其植物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