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论 | 第7-13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7-9页 |
| (一) 世界范围内对网络草根媒体的高度关注 | 第7页 |
| (二) 国内网络技术及其使用的快速发展 | 第7-9页 |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9页 |
| (一) 回应网络草根媒体在我国蓬勃发展现实的需要 | 第9页 |
| (二) 探讨有效发挥网络草根媒体积极作用与规避其消极作用的需要 | 第9页 |
|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创新 | 第9-11页 |
| (一)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二) 研究创新 | 第11页 |
| 四、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一) 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网络草根媒体概述 | 第13-29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 (一) 网络(NET)与互联网(INTERNET) | 第13页 |
| (二) 媒体 | 第13页 |
| (三) 网络媒体 | 第13-16页 |
| (四) 网络草根媒体 | 第16-17页 |
| 二、网络草根媒体的形成原因及其表现形式 | 第17-25页 |
| (一) 网络草根媒体的形成原因 | 第17-20页 |
| (二) 网络草根媒体的表现形式 | 第20-25页 |
| 三、网络草根媒体的特点与功能 | 第25-29页 |
| (一) 网络草根媒体的特点 | 第25-26页 |
| (二) 网络草根媒体的功能 | 第26-29页 |
| 第二章 网络草根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 第29-39页 |
| 一、“社会责任”概念界定及“社会责任论”溯源 | 第29-30页 |
| (一) “责任”的定义 | 第29页 |
| (二) “社会责任”的定义 | 第29页 |
| (三) “社会责任论”溯源 | 第29-30页 |
| 二、网络草根媒体的社会责任主体界定 | 第30-35页 |
| (一) 作为公共领域的网络草根媒体 | 第31页 |
| (二) 草根媒体社会责任主体的多元构成 | 第31-35页 |
| 三、网络草根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 第35-39页 |
| (一) 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 | 第35-36页 |
| (二) 提供健康内容的娱乐责任 | 第36页 |
| (三) 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专业责任 | 第36-37页 |
| (四) 舆论导向正确的政治责任 | 第37页 |
| (五) 维护社会公德的道德责任 | 第37-38页 |
| (六) 遵守网络法规的法律责任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草根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 第39-46页 |
| 一、网络草根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现状 | 第39页 |
| 二、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 | 第39-46页 |
| (一) 虚假新闻呈上升趋势 | 第40页 |
| (二) 草根新闻低俗化 | 第40-42页 |
| (三) 色情信息泛滥 | 第42-43页 |
| (四) 恶搞之风盛行 | 第43页 |
| (五) 网民舆论暴力化 | 第43-44页 |
| (六) 网络侵权现象严重 | 第44-45页 |
| (七) 诈骗信息泛滥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网络草根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 第46-52页 |
| 一、网络草根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 第46-48页 |
| (一) 网络草根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内因 | 第46-47页 |
| (二) 网络草根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外因 | 第47-48页 |
| 二、网络草根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治理对策 | 第48-52页 |
| (一) 强化网络草根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 第48-49页 |
| (二) 优化网络草根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 | 第49-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