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4页 |
| 一、本文有关概念的阐释与指涉 | 第9-11页 |
| 二、作为艺术现象的暴力呈现及其研究 | 第11-12页 |
| 三、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暴力"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呈现 | 第14-30页 |
| 第一节 "暴力"在中国当代油画中呈现的态势及总体特征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暴力"在中国当代油画中呈现的方式 | 第15-25页 |
| 一、暴力题材的主题性呈现 | 第15-16页 |
| 二、暴力场景的直接描绘 | 第16-19页 |
| 三、间接隐喻的暴力表现 | 第19-25页 |
| 第三节 暴力表现源自画家内在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诉求 | 第25-30页 |
| 第二章 "暴力"在中国当代油画中产生的历史成因 | 第30-37页 |
| 第一节 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 | 第30-32页 |
| 一、物质生存方式的转变 | 第30-31页 |
| 二、新的文艺思潮及艺术运作方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第二节 西方绘画的影响 | 第32-37页 |
| 一、"新绘画"成为当代绘画的领头羊 | 第32-34页 |
| 二、个人绘画语言的集体崇拜和模仿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表现暴力的中国当代油画价值审视 | 第37-42页 |
| 第一节 对传统美学的反叛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社会学意义的批判与反思 | 第38-40页 |
| 第三节 可能带来的消极因素及艺术实践中的启示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附录 | 第43-75页 |
| 一 画家访谈 | 第43-58页 |
| (一) 赵能智访谈 | 第43-46页 |
| (二) 莫鸿勋访谈 | 第46-49页 |
| (三) 朱世良访谈 | 第49-52页 |
| (四) 施晓杰访谈 | 第52-55页 |
| (五) 管勇访谈 | 第55-58页 |
| 二 画家简历 | 第58-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