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有效性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9-15页 |
·电力市场模式研究 | 第9-10页 |
·市场有效性理论 | 第10-12页 |
·电力市场改革实践 | 第12-15页 |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结论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页 |
·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电力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电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 第18-21页 |
·电力市场的概念 | 第18页 |
·电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关系 | 第18-19页 |
·电力市场均衡状态分析 | 第19页 |
·电力市场模式分析 | 第19-20页 |
·电力市场经济效率分析 | 第20-21页 |
·电力产业特性分析 | 第21-22页 |
·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特性 | 第21页 |
·电力产业的公用事业属性分析 | 第21-22页 |
·电力产品特性分析 | 第22页 |
·电力市场理论新视角 | 第22-24页 |
·垄断状态与垄断行为 | 第22-23页 |
·垄断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必然性 | 第23页 |
·效果与效率 | 第23页 |
·垄断与竞争的利弊 | 第23-24页 |
·国外改革实践的启示 | 第24页 |
·电力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差异性分析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电力市场有效性研究内容体系 | 第26-33页 |
·有效电力市场描述 | 第26-27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概念 | 第26页 |
·市场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市场参与者行为研究 | 第27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研究内容选择原则 | 第27-28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研究内容体系 | 第28-32页 |
·狭义电力市场 | 第28-29页 |
·电力企业绩效分析 | 第29页 |
·政府管制行为研究 | 第29-30页 |
·监管有效性分析 | 第30-31页 |
·消费者效用分析 | 第31页 |
·环境问题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电力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选择和模型构建 | 第33-40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检验目的与原则 | 第33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检验目的 | 第33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检验原则 | 第33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4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检验适用方法分析 | 第34-39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4-35页 |
·数据包络分析 | 第35-37页 |
·事件分析法 | 第37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7-38页 |
·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电力市场有效性检验标准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我国电力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 | 第40-53页 |
·我国电力市场有效性分析 | 第40-47页 |
·狭义电力市场有效性检验 | 第40-41页 |
·电力企业效率分析 | 第41-44页 |
·政府管制行为分析 | 第44-45页 |
·电力监管有效性分析 | 第45-46页 |
·消费者效用分析 | 第46-47页 |
·我国电力市场有效性综合评价 | 第47页 |
·我国电力市场有效性促进措施 | 第47-52页 |
·政府的管制 | 第48-49页 |
·监管效率的提高 | 第49页 |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8页 |